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8农林经济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业发展分成哪三个阶段? 它们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案】农业发展可分成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1)原始农业是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工具出现以前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以石器、棍棒为生产工具,以传统的直接经验为生产技术,只能够利用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只是从土地上掠夺物质和能量,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人为循环。
(2)传统农业是指开始十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并且在发达国家一直延续到18世纪60年代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传统农业是在原始采集农业和游猎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类进入定居时代后所发展起来的第一个产业部门。
(3)现代农业是从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农业。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量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人类第一次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人规模自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的结果,是广泛采用以机械、化学和生物技术群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农业,同时,它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
2. 什么是绝对成本学说、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票赋学说? 其各自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答案】(1)绝对成本学说
①绝对成本学说的内容
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绝对成本的差异之上,即某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他国家生产同样商品的成本要低,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生产这种商品出口。
②绝对成本学说的政策意义
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并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是可以获利的。
(2)比较成本学说
①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
各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就可以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劳动的节约。比较优势导致了比较利益。
②比较成本学说的政策意义
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何种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哪类产业结构,无论其经济实力的强弱,都可以
确定自己的相对优势,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根据相对优势进行生产和展开贸易,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
(3)要素享赋学说
①批评比较成本学说
a. 比较成本学说是静态的,是单一要素的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是以生产力固定不变(而不是可变)为前提的,不符合事实;
b. 成本中未包括地租在内;
c. 认为生产中的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的组合比例不变,违背事实;
d. 认为各种劳动工资之间的比例固定不变,事实上各个国家的工资、不同行业或专业的工资是不同的、经常变化的;
e. 比较成本学说忽视了需求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仅从供给方面考虑问题。
②赫克歇尔一一俄林定理:国与国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在于要素票赋的差异;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国要素享赋中某些要素丰裕,另一些要素稀缺; 国际贸易中一国出口的应当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的则应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
要素享赋理论的逻辑推论:国与国之间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商品价格有差异是因为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成本不同,而成本差异又是因为要素价格差异引起的; 两国间要素价格差异源于要素供给量的不同,而要素供给量不同实际上意味着要素禀赋的不同。
③要素享赋学说的政策含义
一国应实行自由贸易,进行国际分工(按要素察赋条件)和专业化生产。
3. 你认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哪些问题?
【答案】(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的问题
①依赖现象十分突出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希望政府资金扶助,依赖现象十分严重,且依照政府部门来设置机构,行政化现象尤为突出,还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不想办法在筹备阶段就要求政府注入启动资金,否则无法启动。
②规模较小,带动性不强
农民专业合社人多规模偏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首先社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其次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必要的再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 最后是由于它们多数停留在种植、养殖等一些低层次服务上,合作层次不高。
③办社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大多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组建的,很少围绕“产业能人”,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层基本由所在村的村干部,或是自身素质稍微突出一些的成员担任,其中管理层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不足5%。
④融资渠道狭窄,举步艰难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组织,一般自有资金来源于入社农民缴纳的会费,资金实力非常有限,融资渠道相当狭窄,季节性资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而各类商业银行基于专业合作社运行的不可预知性,出于自身资金安全原因,往往不愿意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
⑤内部运行机制极不规范
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小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薄弱,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社员受益小,虽然在服务受益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体现,但资金受益总体上仍显不足,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较小,严重制约了专业合作社带动功能的充分发挥。
(2)对策与建议
①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章程,强化企业化管理;
②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发展力度;
③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素质;
④拓展服务功能,引进先进设备,切实提高科技含量;
⑤充分发挥龙头、大户示范作用,促进企业规模化,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迈进;
⑥革新金融体制机制,完善融资渠道。
4. 中国加入WTO 对农业和农民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答案】中国加入WTO 对农业和农民所产生的影响有:
(1)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
中国在加入WTO 的过程中作出了广泛而重大的减让和承诺,较大幅度地开放了农产品市场。中国己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开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2)农产品进口剧增,压低了国内市场价格,使农民的利益受损
农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挤占了国内农业的发展空间:
①对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市场的挤占,抑制了中国传统种植业的发展;
②对资本或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市场的抢占,挤压了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③对中国某些农产品加工业的控制,减小了民族工业的获利空间。
(3)中国农产品出口仍然面临着较高的市场准入壁垒
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实施技术性贸易壁皇的主要方式是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法规变化。一些国家尤其是WTO 发达成员运用技术性壁垒的水平越来越高,对进口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苛刻。中国是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较多的国家,中国被拒绝的进口产品中,农产食品所占的比例最大。
(4)农业进一步开放的压力在加大
随着多哈回合的进展和中国与多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世界和中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程度进一步提升。
5. 传统农业有哪些特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