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822农业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何谓农业信贷资金? 试论述农业信贷资金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1)农业信贷资金的含义
广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各个环节的各种信贷资企。
狭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信贷资金。
(2)农业信贷资金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农户自身的积累很难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大量投资依赖信贷市场的融资,农业信贷资金是农业资金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信贷资金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一种方便灵活而稀缺的资本形态。
①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技术进步
可分的农业技术进步不完全依赖于农业信贷,农业信贷资金是不可分的农业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农业信贷资金可以使得农业生产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资本积累,进行大规模投资而获取现代农业技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超额利润。
②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公共投资
农业公共产品的投资需要民间融资或正式农业信贷资金的支持。通过信贷的方式为农业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有偿服务的资金,不仅解决了农业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又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③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大规模私人投资
对十现代农业经营的理性农户,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投资可能已经超出了农户本身自有资金的积累能力; 农户总是寻求更多更低成本的资金来进行投资。农业信贷资金可以满足农户对大规模、低成本的农业投资资金的需求,对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具有促进作用。
2. 试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
【答案】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包括:
(1)制度激励
家庭承包制改革大大拓展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空间,有效地培育了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促使人们有效地将资源配置到生产性活动中。经营体制改革确立了农民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奠立了制度基础和前提条件。
(2)政策优化
①国家对农业的计划管理手段不断减少,使农民可以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各种农产品的比较利益大小,安排农业生产;
②国家的农业政策逐步转变为对农业的宏观控制,特别是转变为对农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同时对农民不合理的经营行为进行阻止和引导;
③国家建立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或产业区,在农产品贸易自山化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对竞争力和战略地位不同的农产品采取不同的对外开放政策。
(3)市场诱导与需求拉动
①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各种农产品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的变动成为农民关注的重点,需求拉动成为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力量;
②农民实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经营,通过经营组织力一式的现代化来提高农产品的供给绩效。
(4)科技支撑
科技兴农促使中国农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化,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粮食育种、栽培技术、畜禽育种、饲料加工和饲养技术、各种常规和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提高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资源的配置效率。
3. 什么是土地? 土地的自然和经济特点有哪些?
【答案】(1)土地的定义土地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被等一切自然条件。
(2)土地的自然特性
①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积是有限的
a. 内容
土地面积有限性,不仅是指整个地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土地面积有限,而且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林、牧、渔各类用地都是相对有限的。
b. 意义
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土地资源; 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使有限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
②土地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
a. 内容
土地本身不能移动一一土地总是与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联系,不像其他生产资料可根据需要而转移其存在的位置;
土地人造物不能移动一一为改造和利用土地所进行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一经与土地结合,便不能分离。
b. 意义
纵向一一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改造土地;
横向一一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区的土地资源;
人造物一一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决策决不能草率,必须长远规划,讲求投资的长期效果。 ③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
a. 内容
十地只要合理利用,对农作物起培育作用的十壤肥力小仅小会耗竭,反而会小断提高,成为一种永续利用的生产资料。人工肥力与自然肥力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经济肥力。
b. 意义
为解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同土地面积有限的矛盾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④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
a. 内容
土地生产力就是指土地生产农产品的能力,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性及成土母质中的矿物元素分布不均匀,即使在两块相近的土地上投人同样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其产出也不会完全相同。
b. 原因,主要有两种:不同区位的土地自然肥力各不相同; 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土地生产力存在差异。
c. 意义
生产力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土地的经济价值、利用力一向和经营力式,在农业生产中不应忽视。
(3)土地的经济特性
①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a. 内容
总体性稀缺一一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不平衡,
结构性稀缺一一某些地区和某种用途的土地权属、地价、地租等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 b. 意义
珍惜土地,节约利用土地和集约经营土地。
②土地利用的区位性
a. 内容
土地位置的差别造成其用途不同和生产力的差异。
b. 意义
人们在利用十地时,必须根据十地自身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的适宜性进行区位选择,发展最适宜的生产项目,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③土地利用方向变史的困难性
a. 内容
土地一旦开发利用投入某项生产之后,要改变其利用方向则十分困难,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