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之管理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边际成本定价法
【答案】边际成本定价法是指利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利润最大的原理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其中,边际成本是指每増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成本;边际收入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所増加的总收入。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的差额,称为边际利润,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利润。
从数学角度看,边际成本是对总成本函数求一阶导数的结果,表示总成本线任何一点的斜率;边际收入则是对总收入函数求一阶导数的结果,表示总收入线任何一点的斜率。当总成本线和总收入线的斜率相等或接近时,意味着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等或近似相等,边际利润等于零(连续函数)或接近于零(非连续函数)。此时,如果再増加产品销售量,由于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将不能再为企业提供新增利润,企业利润总额不会増加反而减少。因此,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利润总额最大。这时的价格和销售量即为最优价格和最优销售量。
2. 缺货成本
【答案】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 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答案】产品组合优化决策就是通过计算、分析进而作出各种产品应生产多少才能使得各个生产因素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并获得最大利润的决策。
4. 酌量性固定成本
【答案】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选择性固定成本或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5. 人为利润中心
【答案】人为利润中心是指既要发生成本,又能取得内部销售收入的责任中心。它的产品并不直接对外销售,而是以包含内部利润的内部结算价格提供给企业内部的其他单位。
二、简答题
6. 什么是经营成本?请写出估算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经营成本的两种算式。
【答案】(1)经营成本指的是企业从事主要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成本。
(2)经营成本是项目评价中所使用的特定概念,作为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现金流出,其构成和估算可采取下列表达式:①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用+修理费用+
其他费用。上式中,其他费用指的是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扣除了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以后的其余部分。②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7.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可以分为哪几个步骤?
【答案】(1)在“决策相关性”这个理论基点上,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归纳为“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就是要把资源耗费价值予以分解并分配给作业,再将各作业汇集的价值分配给最终产品或服务。
(2)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①确认作业中心,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作业中心。
这一步骤只是价值归集过程。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价值归集的方向受两方面的限制:一是资源种类;二是作业中心种类。在实务操作中,对某制造中心的每一作业中心都按资源类别设立资源库,把该制造中心所耗资源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中去。
②确认作业,将作业中心汇集的各资源耗费价值予以分解并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中。
在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A. 成本动因的选择不必求全,但应该找到最重要的、与主要成本花费相关的关键因子。
B. 成本动因的选择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并注意与传统成本核算系统相结合。
C. 作业分类的确认。可以把作业分为三大类:不增值作业;专属作业;共同消耗作业。
D. 设置资源库,归集资源消耗价值。
③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传统成本计算法一样,我们为制造中心投产的每一种(或批)产品设立成本计算单。在每一张成本计算单中我们还应按该产品生产所涉及的作业种类开立作业成本项目。这样,该成本计算步骤就是要把各作业成本库的价值结转到各产品成本计算单上,这一步骤反映的作业成本计算规则是:产出量的多少决定着作业的耗用量。
8. 单位式盈亏临界图与一般盈亏临界图相比有何特点?
【答案】单位式盈亏临界图与一般的盈亏临界图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单位变动成本“固定”了,单位变动成本线为一条直线;单位固定成本“变动”了,单位固定成本线就成了一条曲线,单位产品成本线也相应成了一条曲线。
(2)当产品销售量越来越小时,企业的亏损就越来越趋向于固定成本;而当销售量越来越大时,由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小,所以单位产品成本也就越来越接近于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产品利润则越来越接近单位贡献毛益。
(3)产品销售单价线与单位成本线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也就是说,在与这一点相应的销售量下,全部的销售收入刚好抵上全部的成本。
9. 存货成本与存货决策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存货成本是存货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在存货决策过程中需考虑以下存货成本:
(1)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是指由购买存货而发生的买价(购买价格或发票价格)和运杂费(运输费用和装卸费用)构成的成本,其总额取决于采购数量和单位采购成本。
存货的采购成本通常属于无关成本;但当供应商为扩大销售而采用数量折扣等优惠方法时,采购成本就成为与决策相关的成本了。
(2)订货成本
订货成本是指为订购货物而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部门的一般性费用(如办公费、水电费、折旧费、取暖费等)和采购业务费(如差旅费、邮电费、检验费等)。
固定订货成本是为维持一定的采购能力而发生的各期金额比较稳定的成本(如折旧费、水电
,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变动订货成本随订货次数的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成本(如费、办公费等)
,是与决策相关的成本。 差旅费、检验费等)
(3)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是指为储存存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储存成本也可分为两部分:固定储存成本和变动储存成本。确定的固定订货成本和固定储存成本,属于存货决策中的无关成本,可不予考虑。
(4)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缺货成本大多属于机会成本,在允许缺货情况下,缺货成本是与决策相关的成本;但在不允许缺货的情况下,缺货成本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
10.什么是变动成本? 什么是固定成本?
【答案】(1)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推销佣金以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均属于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
变动成本的变动性,即“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有其相关范围。即,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即完全线性关系)只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能实现,超出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不再是这样一种正比例变动关系。
变动成本可以分为:①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其支出比例或标准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②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以直接材料成本最为典型。对特定产品而言,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的单位量是确定的,其总量均随着产品产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
(2)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不动产税、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职工教育培训费等,均属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但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