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管理会计(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战略管理地图
【答案】战略管理地图既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战略管理思想。将平衡计分卡和企业的战略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战略管理地图。它可以帮助企业用连贯、系统和整体的方式来看待企业的战略。通过战略管理地图,有助于企业更加精确地定位客户的价值取向,增进企业内部流程活动能力,增强企业的学习与成长能力,并最终达到企业的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 标准成本法
【答案】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3. 成本预测
【答案】成本预测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在编制成本预算之前,根据企业的经营总目标和预测期可能发生的各个影响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确定目标成本,预计成本水平和变动趋势的一种管理活动。
4. 货币时间价值
【答案】货币时间价值指的是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与再投资后所増加的价值。
5. 经济附加值
【答案】经济附加值是指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扣除企业全部资本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 公式为C 为全部资本的经济价值其中,(包括权益
;RONA 为资产收益率;WACC 为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见,企业可以通资本和债券资本)
过増加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少资本占用或是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来提高EV A 。它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尺度来反映管理行为是否増加了股东财富,以及增加股东财富的数量。
二、简答题
6. 何谓敏感性分析? 在投资决策中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案】(1)在长期投资决策中,敏感性分析是用来研究当投资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或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对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所产生的影响程度。所谓敏感性指的是因某变量的变化而导致目标函数发生变化的程度,如果某变量的较小变化可以导致目标函数发生重大变化,即表明目标值对该相关因素的敏感性强;反之,则表明对该相关因素的
敏感性弱。在投资决策分析中,经常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来检查各种变量对投资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以帮助决策者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各种不同的方案中进行选择。
(2)敏感性分析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以净现值为基础的敏感性分析。如果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〇, 说明该方案的投资报酬率大于预定的贴现率,方案可行。但是如果方案的年现金净流量或使用年限发生了变化,方案的可行性就将随之而发生变化。敏感性分析就是要解决这两个因素可以在多大的范围内变化,而该方案的投资报酬率仍然大于预定贴现率的问题。
②以内部报酬率为基础的敏感性分析。以内部报酬率为基础的敏感性分析可以分别考虑假定年现金流入量(有效使用年限)不变的条件下,测算内含报酬率降到最低限(即资金成本)时对有效使用年限(年现金流入量)的影响。年净现金流入量和有效使用年限对内部报酬率的影响程度可用敏感系数表示。敏感系数是目标值的变动百分比与变量值的变动百分比的比值,即敏感系数=目标值的变动百分比/变量值的变动百分比。敏感系数大,表明该变量对目标值的影响程度也大,该变量因素为敏感因素,反之亦然。如果年净现金流入量的敏感系数比有效使用年限的敏感系数大,说明年净现金流入量对内部报酬率的影响比有效使用年限大。
7. 与实行差别化战略的公司相比,实行低成本战略的公司的管理会计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案】(1)在持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侧重于使用传统管理会计,它们用标准成本评价部门业绩,用产品成本作为定价和编制弹性预算的基础,力求完成预算目标,并重视分析竞争对手的成本。随着适时制生产系统(JIT )的建立,作业成本得以广泛应用于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从而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2)而在持高差异战略的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注重市场营销部门的成本效益分析,认为市场营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而预算控制和标准成本则放在次要位置。
8. 什么是企业责任中心?不同类责任中心的特点是什么?划分不同类责任中心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1)企业责任中心是指根据其管理权限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并能反映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责任中心主要可分为如下三类:成本(费用)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2)成本中心是指只发生成本(费用)而不取得收入的责任单位,成本(费用)中心只考核责任成本,不考核其他内容;利润中心是指既要发生成本,又能取得收入,还能根据收入与成本配比计算利润的责任单位;投资中心是指既要发生成本又能取得收入、获得利润,还有权进行投资的责任单位。
(3)划分不同责任中心的标准是各内部单位的可控责任。
9. 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的运用方法及特点是什么?
【答案】成本无差别点法是指在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相关的业务量为不确定因素时,通过判断处于不同水平上的业务量与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来作出互斥方案决策
的一种方法。此方法要求各方案的业务量单位必须相同,方案之间的相关固定成本水平与单位变动成本水平恰好相互矛盾(如第一个方案的相关固定成本大于第二个方案的相关固定成本,而第一方案的单位变动成本又恰好小于第二方案的单位变动成本)否则无法应用该法。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方案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又叫成本分界点。其基本公式为: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两方案相关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单位变动成本之差 若令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为
为单位变动成本为且满足, A 方案固定成本为则有
时,则固定成本较高的A 方案优于B 方案;
时,则固定成本较低的B 方案优于A 方案;
时,则两方案的成本相等,效益无差别。 ,单位变动成本为;B 方案固定成本 根据该法作出决策的判断标准是: (1)若业务量大于成本无差别点(2)若业务量小于成本无差别点(3)若业务量恰好等于成本无差别点
成本无差别点法的特点:通常被应用于业务量不确定的零部件取得方式的决策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10.会计计量属性的含义?在持续经营条件下有哪些具体计量属性,其含义是什么?
【答案】(1)会计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讲,一种计量模式区别于另一种计量模式的标准就是计量属性。
(2)在持续经营条件下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它们的含义如下:
①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或建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等价物;
②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③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④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⑤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11.经营预测与经营预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经营预测是根据历史资料和现在的信息,运用一定的科学预测方法,对市场趋势和企业未来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趋势进行的预计和推测;经营预算则是在经营预测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发展所提出的对策性方案和计划的数量表述,它是以货币的形式对企业未来的收入、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进行的预期量化。可见,经营预测与经营预算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经营预算的编制离不开经营预测的支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