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838首饰设计与首饰制作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白陶

【答案】白陶是商代制陶工艺中一种特殊的产品。它是用高岭土制成。器形有壶、罍、觯、卣、簋等。雕刻有饕餮纹、夔纹、回纹等。装饰上基本和青铜器相似。

2. 马家窑文化

【答案】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个分支,它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按时间先后,分成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彩陶纹饰各具特点,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3. 爵

【答案】爵是饮酒和温酒的器皿。它圆腹,口部前有流,后有尾。左侧有一玺,便于提取。口缘有两柱,是为了便于取用。

4. 彩陶

【答案】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窖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呈现出用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绘制的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纹样等美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以仰韶文化(例“人面鱼纹彩陶盆”)与马家窑文化(例“舞蹈纹彩陶盆”)的彩陶艺术最为杰出。

5. 斝

【答案】斝是温酒器。其形状和爵相似,有柱而无流和尾,不便饮用,容量比爵大。斝的应用多在商代,至周已少见。

6. 景德镇窑

【答案】自唐以来烧制青瓷。影青器最突出,影青是在釉厚处或花纹凹陷处呈淡青色,影青又称“映青”,“隐青”,“罩青”。装饰方法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常见花纹有牡丹,莲,芙蓉,梅,卷草,凤,鱼,鸭,婴戏。造型上常作成瓜棱,花瓣等象生形。

7. 昙曜五窟

【答案】昙耀五窟是云冈石窟中最早由沙门统昙耀主持开凿的5所,即今天的云冈16~20窟。主要造像象征五世帝王,突出宣扬“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思想。主像形体高大雄伟,充塞窟内空间,强调给朝拜者以无比威严和压抑的气氛,是君权、神权统一的象征。形象特点多是面形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映出中亚造像的特色。

8. 夹纻

【答案】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去掉内胎,再于麻布壳上髹漆。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

9. 顾绣

【答案】明清的一种著名刺绣。明后期,住在上海露香园的顾氏女眷多擅长刺绣,其绣称“顾绣”或“露香园绣”。绣针、绣线极其纤细,配色自然,绣稿多取自绘画,作品以欣赏品为主。韩希孟是顾绣的代表人物。

10.铜胎掐丝珐琅

【答案】铜胎掐丝珐琅是用铜作胎,掐铜丝勾画轮廓,然后填点各色珐琅彩釉烧成,简称“珐琅”,俗称“珐蓝”。因它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间,而且通常都以翠蓝釉为底色,故又称作“景泰蓝”。

二、简答题

11.简述失蜡法的特点。

【答案】(1)制作简便,无须分块。它用蜡制成器形和装饰,内外用泥填充加固后,待干,倒入铜熔液,蜡液流出,有蜡处即为铸造物。

(2)花纹精细清晰,表面光滑,层次丰富,可制作出复杂的空间立体的镂空装饰效果。

(3)器物表面光滑,不再进行打磨。

(4)精确度相当高。代表作有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铜尊和铜盘上那玲珑透剔的装饰。

12.简述商周两代青铜器有何异同点?

【答案】(1)商代主要采用饕餮纹和兽面纹,还有回纹、象纹、鱼纹、鸟纹、蝉纹、蚕纹等。一般运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即以兽面纹为主题,回纹为陪衬,形成主次效果。图案组织多采用单独纹样,并用对称式显示出威严的艺术气氛。此种格式也与合格的制作技法相适应。

(2)周代的装饰饕餮纹已居于次要地位,多用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等组成的二方连续形式,地纹减少或无地纹,具有质朴和韵律美。

(3)特点:商代青铜器多用于祭祀或酒具,而周代则多用作礼器或纪念的用品,故多出现长篇铭文,比如歌颂周王美德或贵族功绩赏赐或交换、婚嫁、诉讼等记事祭祀类。

13.简述周代的青铜器的特点。

【答案】(1)周代的青铜器,装饰趋向规格简单。

(2)种类相对减少,而数量却大大超过了商代。

(3)食器有增加,而酒器在减少。

(4)周代青铜器的器体较薄,最有特色的,是出现长篇的铭文。代表作是大盂鼎。

14.唐代工艺美术发展的总特点。

【答案】(1)人的意识的解放。

(2)装饰的生活情趣化。

(3)多种装饰技法的应用。

(4)唐代的装饰纹样,早期秀美、工整,受传统图案的影响。中期富丽、丰满。晚期则较洗练、简朴,失去了初唐的清秀和盛唐的富丽的特色。

(5)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用“满”字形容; 由于其富于情趣化,所以也可用“情”字来形容。

15.简述明代土艺美术的风格特征?

【答案】明代的工艺美术,可以看出它己具备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的多种特点:完整、庄重、敦厚、大方、明快、宏健,而又富于装饰美,这己是东方工艺美术的完备时期。同时,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的分化已明显形成两大系,并表现才出各不相同的创作特点和审美情趣。在装饰中,吉祥图案的广泛应用,也成为此一时期的艺术特点。

16.简述战国瓦当的构成特点及纹样图案。

【答案】战国瓦当纹饰极为丰富,图案的构成形式,通常都是在半圆形中,采取左右对称的骨法。以图案题材来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饕餮纹半瓦当、云山纹半瓦当、双兽(双鸟)纹半瓦当、树下双兽纹半瓦当。

17.简述宋代工艺美术风格特色出现的原因。

【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政治、经济,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哲学、文学思想,影响着工艺美术的审美要求和创作思潮。我们从社会的、哲学的、文学的领域来探索形成这种工艺美术特色的原因。

(1)社会方面

宋代由于执行了“安内虚外”、“重文抑武”的政策,对于北方的辽、金、西夏等贵族统治者的不断侵扰,采取了忍辱苟安的对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软弱的朝代。因此,反映在工艺美术风格上,它缺乏宏博华丽的雄伟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