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616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
【答案】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从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看,唐代起,就脱离了商、周、汉魏六朝以来的那种古朴特色,而是具有近代装饰风貌的因素。唐代的工艺美术特点有:
(1)人的意识的解放。
(2)装饰生活的情趣化。唐代的装饰,一变以前以动物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特点,开始面向自然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摆脱了拘谨、冷静、神秘、威严的气氛,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泼、亲切。
(3)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人们充满自信,采取开放的策略,人的思想意识得以解放,这是唐代工艺美术在装饰意匠上追求清新、自由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
(4)装饰技法的应用。陶瓷工艺出现了多种釉色,运用洒釉、流釉等色釉技法。染织工艺有蜡撷、拓印等印染法。从造型看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 从色彩看,多运用色彩退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色阶,有富丽华美的艺术效果:从装饰纹样看,植物纹中多以牡丹为主题,早期清秀、下整,受传统图案影响,中期(盛唐)富丽、丰满,表现手法有色称和对比,有撇丝晚期则比较洗练、简朴。卷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
总之,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用“满”字形容,由于它富于情趣化,也可用“清”字形容。
2. 简述商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答案】(1)商代统治阶级的宗教观念,已由原始社会的多神教,转而成为神教。因此,商代的工艺美术装饰纹样也往往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
(2)商代统治阶级崇尚武力,刑罚残酷。因此,商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的反映。
(3)青铜器造型的发展,首先是从实用出发的。商代统治阶级盛行饮酒之风,所以酒器的制作十分发达。在商代,基本完备了酒器的各个使用品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4)商代工艺装饰的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在装饰的艺术处理上,审美要求服务与宗教意义要求。
3. 原始玉器和新石器的联系。
【答案】(1)在生产过程中以“美石为玉”。玉器和石器不仅有着直接联系,而且玉器是由
石器发展演变面来的。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品种较多,大都是装饰品。玉的本质是石,玉器是由石器转化而来的; 玉器,是指用玉石雕刻成的器物经磨制磨光石斧及装柄方法工序而制成的,具一定形状和功用的石器。人类使用新石器,对于过去所用的打制的旧石器而言是一个进步。新石器可一直使用到铜石并用时代及青铜器时代。
(2)良诸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琼、玉璧、玉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良诸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是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最能反映良诸琢玉水平的是型式多样,数量众多,又使人高深莫测的玉琼和兽面羽人纹的刻画。
(3)与良诸玉器相比,红山文化少见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特色。典型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红山文化琢玉技艺最大的特点是,玉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把握住物体的造型特点,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神似”是红山古玉最大的特色。红山古玉,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
从良诸、红山古玉多出自人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时代玉器除祭天祀地,陪葬殓尸等几种用途外,还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4. 简述战国漆器的装饰手法。
【答案】(1)彩绘,用笔在漆器上画出花纹,多为黑地红纹;
(2)针刻,用针刻出纤细的花纹,受当时铜器装饰的影响,金银错;
(3)金银扣,金银片镶口或嵌口;
(4)描金;
(5)雕绘结合。
5.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工艺美术的新特点。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无论品种、制作、艺术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和时代风貌,并且具有时代的共同性和地区的特殊性。
(2)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有了自己的时代特点,即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的图案组织为主要骨骼,它布满全身,不分主次,而以蟠螭纹、蟠虺纹为其主要装饰花纹。
(3)工艺美术在美学理论方面的发展,出现了多种与工艺有关的学术观点。
6. 简述唐代工艺美术高度繁荣的原因。
【答案】(1)经济的高度发展。
(2)自信和开放的政策。
(3)中外工艺美术生产的交流。
(4)之前的朝代为唐代工艺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7. 简述明代家具的艺术成就。
【答案】主要是它巧妙地恰如其分地使用了工艺美术的设计原理:
(1)注意意匠美
“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2)注意材料美
充分运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而不加以遮饰。深沉的色调,坚而细的质感,达到了稳定和调和的艺术要求。
(3)注意结构美
不用钉,不用胶,主要是运用桦的结构,不同的部位运用不同形式的桦,这既符合功能要求,又使它牢固。
(4)注意工艺美
面的处理有适当的比例和尺度; 线的运用,简洁利落。在造型的结束处和转折部位,加以不同的变化,产生丰富的造型形象。此外如牙子、卷口等作为重点装饰,倍增家具的形体美。
8. 简述清朝时期刺绣工艺的不同体系。
【答案】最著名的有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京绣,此外还有鲁绣、汴绣、瓯绣等。
(1)苏绣
苏绣的主要特点是针脚细密,色调典雅,图案多采用“留水路”的分面推晕的表现方法,有浓厚的装饰性。苏绣的针法,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而各有区别,它已发展到43种之多。主要有平针、套针、抢针、施针、拉梭子、松子针、刻鳞等。
(2)湘绣
对湘绣的发展有较大贡献的是胡莲仙和魏氏。她们共同提高技艺,扩大了湘绣的影响。. 湘绣的特点是具有写实的作风,针法多用施针,使得刻画物象的真实感较强。多用双印、四印、齐、柔、填粉、参、毛、横、直、斜、叠、砌等针法。湘绣的传统题材以狮虎等猛兽为最有特色。它的独特手法是用色彩衬地,然后在其上施以刺绣,增加层次感。
(3)粤绣
粤绣的艺术特点是花纹繁崛,喜用百鸟、鸡等为题材。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具有明快热烈的艺术效果。粤绣除一般针法外,还有肉入针、金夹绣等。针脚长短不齐,在轮廓处多用金线勾边。
(4)蜀绣
蜀绣以成都为中心并为其主要产地,多采用成都生产的各色绸缎,用散线和红线绣制。蜀绣用线工整厚重,色彩明快,富有民间艺术特色。蜀绣的特点是“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
(5)京绣
京绣是由明清两代的北京以皇室绣作为中心,在为宫廷制作各种御用绣品时逐渐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