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可以称之为需求管理政策。
2. 在IS 和LM 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为什么?
【答案】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这是因为,IS 和LM 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上供求相等和货币市场上供求相等时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此,IS 和LM 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收入和利率也只表示这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它并没有说明这种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即使利率甚低,企业投资意愿也较差,这也会使较低的收入和较低利率相结合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即IS 曲线离rs 曲线坐标图形上的原点O 较近,当这样的IS 和LM 曲线相交时,交点上的收入往往就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收入。
3. 请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宏观经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
【答案】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时间不一致性。
时间小一致性指决策者提前宣布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然后在这些预期形成并发生作用后又采用不同政策的倾向。决策者违背自己以前做出的宣言,主要是由于决策者有改变政策,不履行诺言的激励。举例:假定中央银行宣布采取低通货膨胀政策,公众相信了这种承诺从而同意不增加货币工资,这时由于中央银行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处于了一个更好的处境,因此中央银行就有了采取提高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的政策的激励,从而使政策前后不一致。
考虑到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固定政策规则优于斟酌处置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概念不仅使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的焦点转移到了积极干预政策是否有效的问题上,而且向人们揭不,建立对规则的信任比具体的规则本身更为重要。
4. 简述税收制度如何发挥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答案】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可以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得到发挥。
(1)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 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可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
(2)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收入自动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可支配收入也就会自动地少增加一些,从而使消费和总需求自动地少增加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繁荣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因此税收这种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动性和伸缩性是一种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因素。
5. IS 曲线和LM 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 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
【答案】一般而言,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LM 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IS 曲线,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IS 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LM 曲线,会导致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考虑到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上述移动特点,如果使IS 、LM 曲线同方向和同等幅度地向右移动,则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如图所示。
图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图中,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图中E 点,收入为y 0,利率为r 0。政府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将IS 右移,通过IS 曲线右移使收入增加,利率上升。与此同时,政府可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 右
,移同等幅度,从而使利率下降至r 0以抵消IS 曲线右移所引起的利率上升而产生的“挤出效应”
使国民收入更进一步向右移动至y*。这样IS 曲线和LM 曲线的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
,一不变。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相机抉择)
,方面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 另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挤出效应”
使经济得以迅速复苏、高涨。
6. 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答案】(1)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经济风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 在经济过热时,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2)同理,在货币政策方面,经济学者认为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也要逆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中央银行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提高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缓解衰退和失业问题; 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中央银行就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二、计算题
7. 假定国会决定减少转移支付(如福利),并用相等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即进行一次财政结构的改变,使
减少转移支付 (1)试问均衡收入是增加还是下降? 为什么? 用下面例子检验你的答案:设开始时,边际消费倾向b=0.8, 税率t=0.25,收入Y=600,现在增加政府购买(2)找出均衡收入的变化△Y 。
(3)预算盈余变化△BS 是多少? 为什么会变化?
【答案】(1)均衡收入将增加。因为当政府购买增加额与转移支付减少额相等时,由于政府购买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从而导致均衡收入增加。
(2)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均衡收入变化
(3)预算盈余的变化; ,即均衡收入增加。 。 ; 即预算盈余增加了2.5,之所以变化,是因为均衡收入增加,导致了税收增加,而政府支出又保持不变。
8. 假定(a )消费函数c=50+0.8y,投资函数i=100-5r,(b )消费函数。c=50+0.8y,
投资函数
,消费函数c=50+0.75y,投资函数i=100-10r(价格水平都不变)(c )。
(1)求(a ), (b )和(c )中的IS 曲线。
,说明投资对利率更为敏感时,IS 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 (2)比较(a )和(b )
,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 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b )和(c )
【答案】(1)由和国民收入均衡条件y=c+i可知,IS 曲线方程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