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数据结构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算法设计题
1. 已知一具有n
个结点的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与后序遍历序列分别存放于数组
和
中(设该二叉树各结点的数据值均不相同) 。请写一建立该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结构的非递
归算法。该二叉链表的链结点结构为(lchild, data , rchild) ,其中data 为数据域,lchild 与rhild 分别为指向该结点左、右孩子的指针域(当孩子结点不存在时,相应指针域为空,用nil 表示) 。
【答案】算法如下:
由二叉树的中序序列IN[ ]和后序序列POST[ ]建立二叉树
和
为栈,容量足够大
分別是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第一和最后元素的下标,初始调用时
,
初始化
取出栈顶数据
在中序序列中査等于
.
根结点的值
无左子树
将建立左子树的数据入栈
无右子树
的结点
右子树数据入
结束
:
2. 已知无向图采用邻接表存储方式,试写出删除边(i, j) 的算法。
【答案】算法如下:
在用邻接表方式存储的无向图g 中,删除边(i,
j)
删顶点i 的边结点(i, j) , pre 是前驱指针
释放空间
沿链表继续査找
删顶点j 的边结点(j,
i)
释放空间
沿链表继续査找
3. 已知两个线性表A , B 均以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作存储结构,且表中元素按值递增有序排列。设计算法求出A 与B 的交集C ,要求C 另开辟存储空间。,并同样以元素值的递增有序的单链表形式存储。
【答案】算法如下:
//线性表A 和B 以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作为存储结构。本算法求A 和B 的交集C , C 另辟空间
//pa、pb 是两链表的工作指针
//监视哨
//pa指针后移
//pb指针后移
//处理交集元素
//删除重复元素
//交集元素并入结果表
//置结果链表尾
4. 给定nxm 矩阵
并设
设计一算法判定x 的值是否在A 中,要求时间复杂度
为O(m+n) 。
【答案】算法如下:
//n*m矩阵A ,行下标从a 到b ,列下标从c 到d ,本算法査找x 是否在矩阵A 中
//flag是成功査到x 的标志
//假定x 为整型
(“矩阵A 中无
算法search 结束。
5. —个有向图G=(V,E) 的平方图
,使得表示。
【答案】算法如下:
且
满足下述性质
:
2
元素\n",x) ;
当且仅当存在某个顶点
2
。写一个算法从给定的G 求出G , G 和G 可分别用两个邻接表
二、应用题
6. 设有n 个元素采用起泡排序法进行排序,通常需要进行多少趟排序? 对于第J 趟起泡通常需要进行多少次关键字比较? 在程序设计中如何设置判断条件,有可能使起泡趟数可以减少并且能完成排序。
【答案】n 个元素采用起泡排序法进行排序,通常需要进行n -1趟排序。第j 趟起泡排序要进行n -j 次比较。在一趟排序中,若没有记录交换,则表示排序完成。因而,可通过设标记来控制排序结束,下面语句段说明了标记flag 的使用。
用作控制标记
是起泡排序趟数,最多n -1趟
设标记,若本趟不发生交换,本趟起泡排序后,算法结束
发生了交换,还要进行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