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问卷编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社交网络依赖是指以社交网络为中介,以社交网络中独特的交互式经验、信息为依赖物,用户个体产生连续地使用社交网络,迫切的渴望使用社交网络,希望能够满足心理需求、避免精神不适。“社交网络依赖”是介于正常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这种依赖感长期存在会使得依赖者产生适应不良。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的研究可以帮助大学生合理、适度的利用社交网络,同时也可以拓展和深化网络依赖的研究。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的维度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的问卷,为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依赖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测量工具。对形成的问卷采用项目分析、方差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最后,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问卷,对北京和南京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探寻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与使用社交网络频率、时间、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分析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的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是一个三因素模型。因素一为“服务功能”,主要包括用户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娱乐、商品交易、通信和信息搜索;因素二为“表达宣泄”,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传播与其自身有关的信息,包括发表状态、照片和评论,用以表达情感、观点,宣泄压力、不满;因素三为“交往互动”,指用户个体利用社交网络与好友进行交往和互动,维持现有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增加亲密感,拓展新的朋友圈以扩大交友范围。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的三因素模型的各项拟合度检验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较好,从总体上看构想效度较为理想。修编后的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问卷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53,双侧检验极显著。整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3,分半信度为0.861。由此说明,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对自编的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问卷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在772名大学生被试中,具有高社交网络依赖倾向的有126人,占总人数的16.32%,表明目前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的情况还是不太乐观的,这部分人群具有比较高的社交网络依赖倾向,如果不加以控制,有可能会发展成为网络成瘾的群体。中间组共有510人,低倾向组共有133,这两部分群体占总人数的83.68%,表明目前高校中大部分学生对社交网络的应用还是比较合理和理性的。
II
3、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的性别差异明显,男生和女生在社交网络依赖总分、服务功能、表达宣泄、交往互动上的差异都显著,且女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都要显著高于男生,这与以往对网络成瘾的研究结果不同;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的年级差异明显,大三、大四学生的社交网络依赖倾向大于大一、大二学生;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的专业差异明显,文科生的社交网络依赖倾向相对理科生、工科生来说较高;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的居住地差异不明显。 4、大学生社交网络依赖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每天使用社交网络频率、时间、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都与社交网络依赖存在显著相关。通过多元回归发现,每天使用社交网络频率、时间、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可以直接预测社交网络依赖;每天使用社交网络频率、时间、生活事件、消极应对和网络社会支持与社交网络依赖直接正相关;积极应对、现实社会支持与社交网络依赖直接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