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42公共经济学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贸市场的含义是什么? 特点有哪些?
【答案】(1)农贸市场的含义
农贸市场全称是农产品集市贸易市场。农贸市场的发展,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贸市场的特点
①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方式:以个体经营为主,存在大量的个体零售商贩
②个体零售商贩的构成:当地的个体经营者、来自农村的农民、城市的下岗工人
③货源途径:自产自销(小城镇和乡村)、批发市场(大中城市)
④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大量存在,在大中城市,逐渐开始被超市所取代
2. 了解与掌握WTO 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
【答案】(1)扩大市场准入,消除非关税壁垒
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主要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来实现。其中,非关税壁垒措施主要是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制度。
①取消非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
②削减进口关税,扩大市场准入机会
③关税配额水平的约束及其非歧视性实施
④规定最低市场准入机会
⑤特殊保障条款
(2)削减出口补贴,促进公平竞争
(3)削减和规范国内支持,完善竟争机制
①“绿箱”政策
对市场只有很小扭曲作用的政策,可免于减让承诺、允许实施。
②"S&D”政策
特殊及区别对待的政策,包括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者普遍得到的投资补贴,低收入和资源贫乏阶层普遍得到的投入补贴等,鼓励放弃种植非法麻醉品的支持。
③“蓝箱”政策
生产限制计划中,对生产者进行的直接付款的政策。
④“黄箱”政策
《农业协议》规定需要减让承诺的“黄箱”政策是指上述三类以外的国内支持政策,一般涉及对特定产品的支持措施。这些政策可以用综合支持量(AMS )来衡量,综合支持量是衡量提供给某特定农产品或非特定产品的年支持总量的技术指标。
(4)规范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
SPS 适用于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是为保护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须实施的不对国际贸易构成变相限制和歧视的措施。协议还对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等同待遇、非疫区和低度流行区条件、检疫规定的透明度、控制检验和批准程序等问题做了规定。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案】(1)初创阶段(1990一一1993年)
1990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及1991年3月在该批发市场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交易合同等,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育的可能性。这一阶段农产品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
(2)清理整顿阶段(1994一一1996年)
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快速增长,但是,由于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盲目发展和不规范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1993年11月国务院开始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工作,具体包括:初步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清理整顿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 初步清理整顿交易品种; 规范期货市场运作等。
(3)调整阶段(1997一一2000年)
经过前一阶段的整顿,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始进入相对平稳的试点发展时期。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中国期货市场的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构建起来。在整个调整时期,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量持续下降,农产品期货交易也在不断萎缩,但农产品期货仍占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额的绝大多数。
(4)规范发展阶段(2001年以后)
国家重大会议持续关注期货市场问题。从2001年开始,期货市场逐步趋予活跃,出现恢复性增长。2007年3月起,国务院和证监会陆续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4. 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1)农业保护政策的定义
农业保护政策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以便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与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不和。
(2)农业保护政策的政策组成
①为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国际市场的冲击而采取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
②为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直接和间接支持农业的措施。
5. 简述产权的含义、特征与功能。
【答案】(1)产权的含义
产权就是财产权利,它是一组权利,包括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2)产权的特征
①明确性
产权主体清晰、资产归属明确是产权的基本性质之一。产权体现的是资产归谁支配、使用这样一组经济、法律关系。
②排他胜
产权关系一经确立,不同利益主体就可以在合法的范围内自主地拥有对资产的归属、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各种权益,而不受同一财产上的其他利益主体的随意干扰。
③有限性
产权有限性是指任何产权都必须有限度。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一项权能的行使,都有一个作用空间或作用区域,这个区域必须有界限,而且要明确。第二,产权是由一组权利构成的,其中任何一项产权的利益都有一个数量限度,无论是在产权分离还是产权合一的情况下,各产权利益的数量必须明确。
④可分解性
产权的可分解性是指各项产权可以分属于不同主体的性质。产权的可分解性包括权能的分解和利益的分割。
⑤可交易性
产权交易是在产权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和让渡。按时限的差异可分为:产权的永久性交易和产权的有限期交易。
⑥行为性
产权的运动是依靠主体的行为来驱动的,如果没有主体的行为,就不可能实现产权的利益,也只有通过产权行为(即权能行使)而获得的利益,才是产权利益。
(3)产权的功能
①激励功能
产权关系是整个利益关系的核心和基础。
在经济运行中,各产权当事人的利益如果能够得到产权制度的肯定与维护,那么,产权主体的行为就有了内在动力。产权制度的激励功能是通过利益机制得以实现的。
②约束功能
由于产权的责任是与获取利益紧密相连的,当生产经营主体获得明确的产权以后,产权主体就会从利益的角度去关心产权运营效果,关心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益,从而产生出自我约束的行为机制。
③协调功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