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887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金融寡头

【答案】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支配大量社会资本,亲自或派遣代理人出任政府要职,以控制和利用国家机构,从而实现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它们采取创办企业、发行有价证券、经营国家公债、进行资本输出以及推行战争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等办法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金融寡头的统治,使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日益尖锐。

2. 劳动资料

【答案】劳动资料(又称为劳动手段),是指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还包括除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外的一切其他生产资料,如建筑物、道路等。劳动资料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的发展总是不断地得到改进,如旧的手工织布机被机器织布机所代替,一般的机器织布机被自动化的织布机所代替。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资料的范围和品种也不断扩大。在现代化的生产条件下,劳动资料中除了一般的生产工具外,还包括各种动力装备、计算机系统、机械手、机器人、传送装置以及各种仪器、仪表等。

3. 世界货币

【答案】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铸币和纸币的制造和发行,都是由一定的国家政府机关负责和认可的。因而,作为世界货币就不能采取铸币和纸币的形式,而必须采取原来的贵金属条块的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某个国家由于经济力量十分强大和某些特殊的历史原因,该国的铸币和纸币可以在一定时期在世界很大的范围内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元。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

(2)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

(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以及财产转移等。

4. 价值增殖过程

【答案】价值增殖过程是指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整个的劳动时问超过这个一定点,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因此,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自身

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称为必要劳动时间; 另一部分时间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可见,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二、简答题

5.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存在迅速发展和停滞两种趋势?

【答案】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迅速发展和停滞两种趋势。

(1)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是生产和技术的停滞,存在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在于垄断的形成和发展。

①垄断使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扩大再生产的动力;

②由于垄断,扩大的投资还常常使利润率下降,这更会成为扩大再生产的一种障碍;

③垄断资本人为地阻碍了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④垄断还会成为资本转移和新投资形成的障碍,从而影响着整个生产规模的扩大;

⑤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对生产力的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发展就更呈现出相对缓慢的趋势。

(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是由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其固有的种种矛盾所决定的。

①生产力自身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垄断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所积累起来的资本规模和扩大再生产的手段,为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客观上的可能性。

②垄断并未消灭竞争,只是使竞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是在垄断条件下进行竞争。

③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军备竞赛。资产阶级政府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军事科学技术的研究,而军事生产和民用生产是密切联系着的。

④垄断所引起的种种矛后,还会迫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作一定的调整,使矛盾暂时缓和,从而有利于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内较快发展。

6. 资本主义工资的现象与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掩盖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的?

【答案】(1)资本主义工资的现象与本质

①资本主义工资的现象是: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在资本主义企业里,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按工人劳动时间或产品数量来衡量的,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给一天的工资,工人生产一件产品,资本家给一件产品的工资。这就给人们造成一种假象,好像工人所得的工资不是出卖劳动力的报酬,而是工人劳动的报酬。工资似乎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②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实际上,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与劳动力是不同的,劳动不是商品,既无价

值,也无价格,根本不能出卖。从本质上看,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①在现实生活中,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

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时才是劳动。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而劳动的实现则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资本主义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尽管它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这一形态,把有酬的必要劳动与无酬的剩余劳动的区别抹杀了,把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关系掩盖了。

②劳动不可能成为商品

a. 劳动要当作商品出卖,在出卖之前必须己独立存在。但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和资本家发生买卖关系时,他的劳动不存在,劳动是在买卖结束之后才发生的。而这时,工人的劳动是在资本家的监督支配下进行的,不属于工人自己,工人无权把劳动当作商品出卖。

b. 商品的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物化,价值量的大小由劳动时间的多少来决定。如果劳动是商品,劳动的价值就由劳动来决定,那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

c. 如果劳动是商品,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资本家支付的工资,就等于劳动者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这样,资本家不能得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也就不能存在。可见,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7. 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个循环的统一?

【答案】(1)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过程中,经历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其中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可见,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2)产业资本的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个循环的统一

产业资本的现实运动是进行连续不断的循环,因而也就同时存在着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①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是: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资本,终点是己发生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因此、它鲜明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日的就是取得剩余价值,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其片面性在于容易忽视生产阶段,仿佛价值增殖是在流通中完成的。

②生产资本循环的特点是: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过程,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不停顿的再生产过程,纠正了货币资本循环造成的假象。其片面性在于,它使资本主义生产追逐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