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622心理学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
A 各种智力活动
B. 各种子目标
C. 各种课堂行为
D. 教学阶段
【答案】B
2. 对数学或音乐的特殊兴趣和爱好是( )。
A. 广泛性动机
B. 狭隘性动机
C. 内部动机
D. 外部动机
【答案】B
3. 有些低年级学生在应用题学习中,一看到有“X 比X 多”的条件就采用加法进行计算,很多时候会出现错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己有知识概括化程度低
B. 消极的定势
C. 己有知识不稳定
D. 智力水平低
【答案】B
4. 任何问题都含有二个基本成分:给定条件、预达目的和( )
A. 要求要点日. 条件联系忿. 限制或障碍。. 矛盾和结果
【答案】C
5.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 知识检验
B. 知识运用忿
C. 知识扩展
D. 知识提取
【答案】D
6. 下列术语中,含义不同于“认知结构”的是( )。
A. 统觉团
B. 认知地图
C. 学科基本结构
D. 编码系统
【答案】C
【解析】统觉团、认知地图和编码系统都是教育心理学中认知方面的概念,而学科基本结构不属于这一范畴。
7. 应用题解题策略属于( )。
A. 元认知策略
B. 阅读理解策略
C. 一般解题策略
D. 具体解题策略
【答案】D
8. 下列不属于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学习材料必须是无意义材料
B. 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C. 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学习的心向
D.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答案】A
9. 皮亚杰认为( )阶段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A. 可逆性
B. 权威
C. 公证
D. 自我中心
【答案】A
10.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以前,教师应( )。
A. 务必推迟教学活动,首先去培养学习动机
B. 加强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视学习动机的培养
C. 批评和训斥学生
D. 使学生学懂学会。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就会产生学习动机
【答案】D
11.对认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与调节的学习策略是( )。
A. 元认知策略
B. 认知策略
C. 通用策略
D. 宏观策略
【答案】A
12.两名在测验中都取得了高分的学生,一名自信心增强,一名则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这是因为他们( )。
A. 成就动机水平不同
B. 学习目标不同
C. 归因方式不同
D. 家长的期望不同
【答案】C
13.面对问题时,总是把问题考虑清楚后再作反应,看重问题解决的质量。具有这种特点的认知方式是( )。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考点】不同的认知方式。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不同的认知方式的掌握理解程度。分类标准不同,则认知方式不同,根据人在知觉时是否受环境影响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根据认知速度的差异分为冲动型和沉思型。根据学生信息加工的深度分为深层加工型和表面加工型。从这道题的题目可以看出来,考查的既不是是否受环境影响也不是信息加工的深度而是认知的速度,题干表明说的是认知速度比较慢的用更多时间思考的,所以,排除ABC 。
14.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
A. 同化
B. 顺应
C. 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