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原创新闻

【答案】原创新闻有三层含义:①独家的、第一手的、网络记者自己采访写作的新闻报道; ②通过重组新闻资源、重新编辑改写的新闻报道; ③该新闻是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殊优势,制作出的适合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与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方法在形式上有差别的新闻报道。

2. 工作通讯

【答案】工作通讯是指反映不同领域、各行各业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办法、新经验、新矛盾、新问题或者新趋势的通讯。工作通讯因题材的特点而得名,与记人的人物通讯、记事的事件通讯、记地的风貌通讯不同,它以记“工作”为主。工作通讯在我国的新闻报道活动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工作通讯都发挥过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类型的通讯在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进行报道的同时,还发挥着沟通各行各业、交流彼此工作方面的信息以及向受众直接传达各行各业政策层面、工作层面信息的桥梁作用。

3. 工作通讯的虚实结合

【答案】虚实结合,是工作通讯写作在语言运用上的两个方面的要求。实:是指语言要通俗、具体、生动、形象。因为工作通讯的语言最容易公文化,所以在工作通讯的写作中更要讲究语言的运用,最主要的是要学会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虚:是指在工作通讯的写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有议论。基于指导工作的功能,它与其他题材的通讯相比,评论的色彩要重一些。因此在工作通讯的写作中,要学会和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即在叙述中带议论,在议论中带叙述; 要学会和善于运用“直接引语”议论,即用领导的、专家的、群众的见解画龙点睛地进行评论。所谓虚实结合,既要注意使用通俗、具体、形象的语言,又可以有一定的评论色彩。

4. 突发性事件

【答案】突发性事件是指事先无法预知、突然发生的事件,例如政治冲突、民族骚乱、刑事犯罪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各种突然降临的自然灾害等。这一类事件是事件通讯报道的重要选题。突发性事件大多为灾难性事件,伴随着人类生命和则产的重大损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坏消息’夕、“坏事”,对于这类事件的报道难度比较大。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突发性的事件,多数媒体总是遵循“先简后详”的原则,先用消息抢先报道,将灾难的大致情况和损害程度抢先告诉读者,以满足读者尽快获知信息的心理需要。继而再采写详细的事件通讯,将消息中的“如何”以及“为

何”要素一一展开,对事件的原因进行探索,满足老百姓详知、深知的心理需要。

5. “布坎南式导语”

【答案】“布坎南式导语”是曾作为《迈阿密先驱报》的刑侦记者,埃德娜·布坎南擅长的一种新闻导语写作方式。“布坎南式导语”把直接式导语和延迟式导语相结合,在同一个导语段或导语部分中,先有现场的描述,后有结果的提示,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又称结合式导语。

6. 英国广播公司

【答案】英国广播公司,英文简称BBC ,是英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成立于1922年10月18日,1926年被英国政府收购,1927年获皇家特许状,由理事会负责公司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英国政府赋予的一项特权:收取电视许可费,节目小播发任何商业广告。这些措施使英国广播公司在经济上不受政府和广告商的操纵,能够独立运作,保持中立的政治立场,建立公信力。英国广播公司的巨大声誉还来自它对英国传统文化、高雅艺术、历史教育等不遗余力的介绍和推广上,但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也一直是困扰英国广播公司的难题。2006年3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了一份有关英国广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白皮书,首次肯定“娱乐”对这个一向以新闻事实节目著称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英国广播公司一直处于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前沿,“超越广播”是其新媒体战略的核心。如今,英国广播公司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队和互联网新闻服务。

2009年,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萨维尔因性丑闻被调查,无果而终。2012年10月24日,英国媒体称除了萨维尔,BBC 内部还有多人卷入儿童性侵犯案件。2012年11月10日,BBC 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因不实报道宣布辞职,13日,新闻总监海伦·博登及其副手史蒂夫·米奇尔被暂停其编辑工作,BBC 继性丑闻之后又陷入了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二、简答题

7. 你认为在新闻写作中应该怎样坚持真实性原则?

【答案】以下的工作原则及方法将会使新闻的真实性得到保证:

(1)坚持以事实说话

新闻报道必须坚守以事实说话的原则。这种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经过核实验证的真实存在的事实,而不能是道听途说、主观想象、人云亦云的事情。

(2)注意观察的全面性

进入任何一个领域的报道,都需要注意全面观察新闻事件,注意倾听不同的意见,采访对立的双方,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不能偏听偏信。例如,在进行成就报道时,要注意了解取得这些成就支付的代价; 进行问题报道时,要注意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缘由; 进行人物报道时,要了解广大人士对新闻人物的看法。大千世界是由复杂的矛盾组成的,任何一个新闻事件都是由复杂的因素构成的,单一的思维方式,片面的观察方法,只能在客观现实面前形成认识的偏见和歪曲的报道。

(3)严禁主观想象

在对客观环境的变化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人们己有的生活经验会对人们的认识与判断产生作用与影响。作为记者,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凭借主观想象去形成对事物的观察结论,即便是“合理想象”也要坚决摒弃。

(4)坚守核实原则

要有与新闻事件无关的独立的两个以上新闻来源的证实。

(5)标注新闻来源

新闻报道必须明确标注新闻来源。标注信息来源是向受众说明谁对消息负责。因此,只有标明新闻来源,受众才能判断新闻的可信程度,才能了解新闻的相关价值。新闻来源在新闻报道中往往比记者本人的概述对受众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8. 如何做到独家新闻,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独家新闻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抢先报道的新闻。其他媒介对这一新闻只有转载的资格,其传播速度自然低于第一媒介。现在人们对独家新闻的认识己越来越多地从原来的时效性、独占性转向新闻报道本身所具有的深刻性和独特性,新闻的内在价值越来越成为独家新闻的重要内涵。

(1)独家新闻源于独立思考,在采访中融入独立的思考,透视现象看到事件的本质。

(2)独家新闻源于独特视角,跳出采访团界定的框框,在采访中善于寻找独特的新闻点,比采访团组织者站在更高的全国视角上。

(3)独家新闻源于独到发现,在采访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采访。

(4)独家新闻要求记者要深入采访。只有深入采访,才能对事件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抓到更有力度的新闻点,发现其他媒体发现不了的新闻。深入采访不仅要求记者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更要求记者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巨大的勇气。

(5)要重视新闻策划。新形势下在信息源趋同的情况下做“独家新闻”,必须找到可运用策划的选题。超前策划,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同时通过体验描写、现场报道、新闻图片等报道手段,增强可感性。再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挖掘,发现更多重要信息,满足受众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诉求及对发展趋势的预测,做到“独家报道”。

(6)通过编辑手段再造独家新闻。例如通过对原稿的挖掘,发现记者未发现的重要信息。通过对稿件的配置,拓展广度、开发深度,以深度报道打造独家新闻。

(7)新闻要讲究接近性。这里的“接近”,包括地理接近、心理接近、情感接近和利益接近。不论是国际新闻还是国内新闻,都要与自己的受众发生联系。“中外结合”是把国际新闻做成独家新闻的一大法则。对国内新闻而言,就是外地发生的事,应尽可能地与当地受众的工作生活发生联系。

总之,记者在集体采访中,只有把采访的环境当成一个新闻场,从中挖掘自己的新闻富矿,才能真正做出独家新闻。否则,事先头脑中先带着框框,只挑符合自己最初认定选题的东西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