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工程大学数理学院834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纳什均衡
【答案】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提出者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
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
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这个均衡。
2.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答案】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分。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设想的数字来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如消费者消费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为4,因此第一个包子比第二个包子的效用大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仅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因此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法用具体数字来描述商品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
虽然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效用的认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说明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都能用各自的方法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只是它们用来表述的工具不同。其中,基数效用论的工具是边际效用,而序数效用论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
3. 帕累托改进
【答案】如果对既定资源配置的状态予以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其他任何人的境况没有因此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增加了社会福利,或称帕累托改进。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即如果对于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下,任意改变都小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4. 经济租金
【答案】许多要素的收入尽管从整体上看不同于租金,但其收入的一部分却类似于租金,如果从
该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部分收入并不影响要素的供给,则将这一部分要素收入称为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的几何解释,如图所示。图中要素供给曲线S 以上、要素价格R 0以下的阴影区域AR 0E 为经济租金。要素的全部收入为OR 0EQ 0。但按照要素供给曲线,要素所有者为提供Q 0量要素所愿意接受的最低要素收入却是OAEQ 0。因此,阴影部分AR 0E 是要素的“超额”收益。
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的大小显然取决于要素供给曲线形状。供给曲线愈是陡峭,经济租金部分就越是大。特别是,当供给曲线垂直时,全部要素收入均变为经济租金,它恰好等于租金或地租。由此可见,租金实际上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即当要素供给曲线垂直时的经济租金,而经济租金则是更为一般的概念,它不仅适用于供给曲线垂直的情况,也适用于不垂直的一般情况。在另一个极端上,如果供给曲线成为水平的,则经济租金便完全消失。
总之,经济租金是要素收入(或价格)的一个部分,该部分并非为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须,它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过其在其他场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简而言之,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
二、论述题
5. 西方微观经济学是如何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
【答案】“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可以概括为:给定一些理想条件,单个家户和厂商在完全竟争经济中的最优化行为将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依照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市场需求来源于消费者。消费者出于利己的动机,用既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按既定价格支付购买商品的费用,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通过产品市场供求机制,消费者的支付变为企业的收入。对应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厂商选择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以使得每一产量下的成本最低。同时,厂商必然使其产量处于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之处。在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的情况下,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同时等于平均成本,这意味着厂商以最低的成本来进行生产。不仅如此,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是企业家支付的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工资、利润(或利息)和地租的总和,它们分别补偿劳动、资本和土地在生产上所作出的贡献。
上述描绘的市场机制运行结果可以通过所有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在所有市场上同时达到,即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在一般均衡状态下,在不减少任何一个成员的福利的情况下,无法再增加其他任何一个成员的福利,从而社会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依照帕累托最优标准,首先,从消费者消费最终产品来看。对于任意一个消费者而言,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可以按市场价格选择任意的商品和劳务。如果消费者只消费一种商
品,其对于该商品的购买量取决于他对最后一单位商品的估价:如果估价超过价格,他就会购买; 否则,他就不会购买。这样,当每个消费者达到均衡时,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他们所消费的数量都是他们愿意持有的数量,任何数量的变动都不会使其中一个消费者得到好处。
其次,从企业使用生产要素生产最终产品来看。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厂商必须选择最小成本的生产技术,以最合理的比例组织生产要素投入,从长期来看,厂商提供的产出倾向于使得技术最优、成本最低。市场机制在生产方面的效率不仅在于企业合理使用生产要素数量,而且表现在资源在企业之间的配置。如果企业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企业使用该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恰好使得边际产品的价值等于要素的价格。只要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超过该要素的价格,企业就会更多地使用它。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对所有厂商都相同,因而该种生产要素为所有的企业所生产的边际产品的价值都相等。尽管不同的企业可以使用小同的生产技术,但从边际的意义上来看,谁也不能从单位生产要素中获得更多。任何使得生产要素在企业之间分配数量变动的再配置,都是缺乏效率的。
最后,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来看。就一种特定的商品而言,价格既反映了消费者对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评价,又反映了企业生产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数量的评价通过需求曲线表现出来,而企业生产不同产量时的边际成本则体现在供给曲线之中。因此,当竞争的市场处于均衡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企业提供了消费者想要的数量。任何其他的生产数量都不是最优的。若消费者的评价超过企业的边际成本,那么增加生产会增进社会福利:反之,若消费者的评价低于企业的边际成本,则减少生产会增进社会福利。同样地,在多种商品情况下,当市场处于均衡时,消费者与企业将面临同样的价格,企业按利润最大化提供产品组合所决定的边际成本之比等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产品组合所决定的边际效用之比。故完全竞争市场能够提供消费者想要的产品组合。
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市场使得消费最优、生产成本最低,并且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使得企业能够生产出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组合。因此,在帕累托效率意义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
需要指出,以上得到的有关市场机制效率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一旦完全竞争要求的一系列条件不能得到满足,市场机制就会出现失灵。
6. 谈谈你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
【答案】(l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似,垄断竞争市场也包含大量的小规模厂商,小厂商能自由进出该市场。但是,垄断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产品是不同质的,是存在差别的。尽管这些差别产品之间具有很高的替代性,但这种差别毕竟使每个厂商对于自己的产品享有一定的排斥其他竞争者的垄断力。因此,垄断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不是需求弹性为无穷大的水平线,而是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
(2)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虽然也是该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d 与LAC 曲线相切之点的价格和产量,但由于这一切点不可能像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那样是LAC 曲线的最低点,而是在LAC 曲线最低点左侧那段向下倾斜的LAC 曲线上。因此,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