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师范大学中外出版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点石斋石印书局

【答案】1879年,英商美查创办点石斋石印书局,此为中国第一家由私人创办的出版企业,专门印刷中国传统文化经典。1882年,点石斋石印书局印制的《康熙字典》在很短时间内便发行了10余万册,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各地石印书局纷纷成立,一批近代资本主义出版企业得以产生。

2. 出版行业协会

【答案】出版行业协会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旨在促进出版业发展、规范行业秩序的经济组织,由独立经营的出版企业单位自发自愿结成。出版行业协会对出版业的自治管理是国外出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继19世纪末期英国等国的出版业者结成出版商协会和书商协会后,在20世纪各国纷纷出现了自己的出版行业协会,并且根据市场化的不同分工,协会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根据出版产业链的分工,出版行业协会可以分为出版商协会、书商协会、印刷商协会; 按照出版物的类型和内容,可以分为杂志协会、音像出版物协会、大学出版协会和儿童图书出版协会等。

3. 金属活字印刷术

【答案】金属活字印刷术是指古腾堡使用金属的字母将它们排列成印刷书页的印刷技术。谷登堡在探索中逐渐确立采取含锑的铅锡合金的技术路线并确定了三种金属含量的配比,这主要是基于铸造熔点和活字硬度等方面的考虑。活字的铸造技术是采用木活字捺印黏土形成字模,再将熔化的铅锡水浇人字模,修整后即成铅活字。它们冷却得非常快,而且能够承受印刷时的压力。印刷本身是使用转轴印刷法,印的是纸和羊皮纸。

4. 网上书店

【答案】网上书店,是指网站式的书店,是一种高质量,更快捷,更方便的购书方式。网上书店不仅可用于图书的在线销售,也有音碟、影碟的在线销售。而且网站式的书店对图书的管理更加合理化,信息化。售书的同时还具有书籍类商品管理、购物车、订单管理、会员管理等功能,非常灵活的网站内容和文章管理功能。但网上书店的真实性是消费者的最大顾虑,这也是网上书店还不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的原因之一。

5. 《国际著作权法》

【答案】《国际著作权法》(International Copyright Act)于1838年获得通过,打开了建立双边版权协定的道路。但以该法为依据的谈判都以失败告终,因为该法案充满了早期英国人的自大,

法国人曾指出该条款的效果是专门使英国人受益。最终,保护经济利益的新愿望取代了这种“傲慢”并使得1844年通过了《修订与国际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Act to Amend the Law Relating to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这部新法案充分体现了国际互惠的原则,它成功地被英国政府用来与许多国家缔结版权公约:普鲁士(1846年)、汉诺威(1847年)、法国(1851年)、比利时(1854年)以及西班牙(1857年)。

6. 商务印书馆

【答案】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以张元济、夏瑞芳为首的出版家艰苦创业,为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务印书馆最初专营印刷,主要印商业用品,如名片、广告、簿记、账册之类,故名“商务”。后来,商务印书馆扩充了机构,成立了印刷所、编译所和发行所,又聘请了张元济主持编辑工作,业务的中心也由印刷转到出版。在它出版的最早的一批图书中,有这样三类出版物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是编印一大批新式教科书; 二是翻译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等英语读本和英汉辞典等工具书; 三是印行西方学术著作译本。

7. 资本主义出版

【答案】资本主义出版是指新生的资本家看到出版业有利可图,便在这一方面大力投资,陆续开设新式印刷厂,采用新式印刷技术,展开出版活动。资本主义出版企业完全面向市场,在近代出版理念的指引下,以近代机械印刷术为生产工具,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经营方式,在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积极履行出版人的社会责任。

8. 贝叶书

【答案】“贝叶书”或“贝叶经”,是梵文典籍的一种别称。梵文典籍在最初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记录在一种古印度特有书籍载体——贝多罗树叶(即贝叶)上的。贝叶长且质地稠密,可供书写文字。在纸张尚未发明以前,古印度以贝多罗叶记载佛教经典及宫廷文献资料,现今南印度及南传佛教地区仍有人继续使用。贝叶书在很早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书籍形制。

二、简答题

9. 宋版书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1)宋版书的特征宋代刻印的图书有其独特的风格,主要表现于如下方面。

①从字体上看,北宋早期的刻书多用欧体字。欧字瘦劲、秀丽,字形略长,转折笔画轻细有角。后来逐渐流行颜体字,字形肥胖、雄伟朴厚、间架开阔。南宋以后,运用柳体字日趋增多。柳体比颜体略瘦,笔画挺拔有力,起落顿笔,过笔略细,横轻竖重。从不同刻书地区来看,汴梁和浙本多用欧体,蜀本多用颜体,闽本多用柳体,江西刻本欧体柳体兼而有之。

②从墨色和刀法上看,宋本用墨质料精良,多色浓如漆。宋时刻书对刻工要求严格,其刀法精致认真,字画一丝不苟,不失原书手笔与神气。

③从用纸上看,浙刻本与蜀刻本多用皮纸,闽刻本多用竹纸。另外,还有一种质地厚硬的黄纸,主要用于印刷佛经。

④从版式上看,宋代早期刻书多半是四周单栏。后来,逐渐演变为左右双栏,上下单栏,而且上下栏线细,左右栏线粗。宋版书行宽,字疏,白口,单鱼尾。版心处多记有刻工姓名和字数。有些宋版书小题在上,大题在下。书尾多刻有牌记,问有在左栏外上角刻“书耳”的。宋本书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每行字数虽然相同,但从横向看来,字的间隔排列大都是不整齐的。

⑤从装帧上看,宋时书籍装帧主要是采用蝴蝶装,有少数书是旋风装和经折装。北宋早期还有卷轴形式的纸书,《开宝藏》就是卷轴装。到南宋时就出现了包背装。

⑥从避讳情况来看,宋人避讳尤甚,不但在位皇帝名字要回避,就是皇帝祖上的名字,也必须回避,而且连与他们名字同音的字,也都要回避。这种情况反映在刻书上,尤其反映在官府刻书上,就出现了很多讳字。通常的避讳方式是,凡遇当今皇帝名字,多以镌刻小字“今上御名”的方式回避之; 遇到皇帝之庙讳,则多以缺笔方式回避之; 个别时候也有以改字方式回避的。

(2)宋版书对后世的影响

宋版书是世所公认的善本,兼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从学术价值来看,因宋版书是雕版图书中刻印较早者,不少直接脱胎于写本,其内容精确,接近古书原貌。宋版书写、雕镌、印刷非常认真,错讹较少。从艺术角度看,宋版书纸墨俱佳,字画讲究,既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技术,又富有喜人的艺术风格,因而深受人们喜爱。

宋版书还给后世书籍制度以深刻影响,如今的书籍形态仍可以找出宋版书的痕迹。宋代刻书还对世界文化发展有深刻影响,如北宋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全世界的出版事业影响很大。

10.清朝的禁书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清朝的禁书运动主要产生了以下儿点影响:

(1)禁书政策给典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致使大批优秀古代文化典籍毁灭流失,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有些优秀著作,如明末清初著名的经济学家吕留良的《四书讲义》、《四书语录》; 有大诗人之称并转变了一代文风的文学家钱谦益的《初学集》、《有学集》; 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的诗人屈大钧的《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等,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曾留下辉煌的一页。但是在禁书期间,因其“指陈时政”或“议论偏谬尤甚”或“语句乖庆”而被严重删削,篡改以致面目全非,甚至被排斥在〔四库全书〕之外。

(2)大规模的禁书活动诱发了历史上最大一次文字狱的兴起。据不完全统计,在乾隆禁书的近二十年中,全毁书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删改、挖补书无法统计。禁毁书籍总数在10万部以上,因惧祸而私自毁者尚不在其内; 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 无目可考的各类版书不少于数百种。

(3)幸存的禁毁书以其自身含有的历史真实性和传统文化精华,唤起人们的良知本能。乾隆以后,抗清起义风起云涌,外国侵略纷至沓来,国势口衰,朝廷多事,文网自然趋于疏弛,一些禁毁书于是稍加删削掩饰,甚至以本来面目单行或编入丛书行世。入民国后,这一进程在政治上已没有什么限制,可以更宽松地进行。但是劫后幸存的禁毁书,每种书存世的数量都很少,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