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27新闻传播实务与汉语文学综合知识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以事论理

【答案】以事论理,是指在论证中,先列举事实,再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论。它要求一定是和本篇文章的道理相关的事例。这个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组新统计的数据,还可以是一系列为人所知的现象。在列举事例时,要围绕主题简明扼要,不可过于冗长Ag 嗦。

2. 栏目宗旨定位

【答案】栏目宗旨定位即栏目方针定位,是指广播电台在总的编辑方针的指导下为具体的栏目制定的编辑方针。一个栏目的宗旨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所以,栏目宗旨定位是广播评论栏目策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3. 评论的时效性

【答案】评论的时效性是指新闻评沦“评得恰是时机”,“评得对社会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时间+效益”的一个综合衡量指标。换言之,新闻评论不仅要注意外化的时间标志,还需要讲究时宜性,即把握新闻评论发表时间上的度,一篇评论放在某个时间段发是否是最符合时宜的,这是一个“该不该发,该何时发”的问题,写作者和组织者都要因时因地因问题而宜。

4. 表达权

【答案】表达权又称表达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以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在新闻传播领域,表达权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对于受众而言,则进一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在任何国家,受众作为公民的表达权既有保障也有限制,任何表达自由必须在法定范围内。

5. 符号

【答案】符号是指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两个方面,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或符号具和符号义),符号学中称之为“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力一向对方发出的信息。符号的特性包括:①指代性。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指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联系。②社会共有性。社会共有的一般是辞典意义和一部分引申意义。很多引申意义是在小群体中形成的。③发展性。

人们小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又分为有声语言符号(口语)和无声语言符号(书面语); 而非语言符号又分为动态、静态的视觉型语言符号和包括类语言及其他声音符号的听觉型非语言符号。

6. 带音响评论

【答案】带音响评论是指把音响引进广播评论的尝试,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沦形式。有的电台在播出这类评论时,又称“录音评论”、“录音述评”。伴随着事物或事件的音响,往往是事实的组成部分或表现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挥类似事实的作用,成为评论的“由头”或论据。恰当运用音响,等于给广播评论添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说理手段。

7. 特约评论员文章

【答案】评论员文章前面冠之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也为标明系社外人士所写。特约评论员文章的任务是就当前重大理论问题、思想间题、政策问题和重大改革举措发表独到见解。规格比本报评论员文章要高一些,主要约请有关党政领导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负责干部、专家,以及学有专长的有关人士撰写。一般不署名,必要时也署名。由于它来头大,块头也大,也称“超重型评论员文章”。

8. 立论

【答案】立论,是指作者从正面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态度的论证方法。立沦汇总常用的方法有事例论证、事理论证、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等。作者在使用某个比喻时,一定要强调该比喻的适用范围和它的不足之处,最终还是靠论证来解决问题。

9. 由头

【答案】由头是指挑开话题、引发议论的媒介或孕育论点诱发思维的“引线”。各种不同的评论体裁,在由头运用和由头的构成上有所不同,或者以所依托的新闻报道的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具体的思想矛盾作为由头,或者以直接输入文中的新闻性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历史典故、文学形象、谚语格言作为由头,均有其各自的选择,由此显示了各自的特性。

10.时评

【答案】新闻时评,又称时事评论,简称时评,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新闻文体。时评是指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来的乃至隐藏的问题,发表作者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或者观点。它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一种论说形式。时评的特征包括:因时而评,新闻性强; 缘事而发,寓理于事; 内容贴近,体裁广泛; 大众视角,公民写作。

二、简答题

11.学习和研究新闻评论学的主要目的何在?

【答案】学习和研究新闻评论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以下方面:

(1)按照新闻传播业的客观规律,发挥新闻评论的独特长处,探索真理、追求真理和传播真理,在不同的场合和条件下,让新闻评论这种体裁更好地起到反映舆论、引导并形成舆论,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2)掌握新闻评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新闻评论的特点、种类、地位和作用,并懂得这种新闻体裁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以及我党数十年来评论工作的根本传统,明确从事新闻评论工作所应具备的修养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思维训练和技能培养,初步了解新闻评论写作(或制作)的主要环节与基本程序; 基本掌握几种常用评论形式,诸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以及署名新闻时评、思想评论、微型评论、广播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等的写作要领,为逐步掌握它的写作和运作规律,并在工作实践中较好地运用新闻评论打下扎实基础。

12.怎样发挥评介型社论的良好评价效应?

【答案】评介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在于着重对有典型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旗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或教训,从而发挥其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1)写作评介型社论,首要之点是立论要旨远意深,旗帜鲜明

这就要求作者具有胸怀坦荡、爱僧分明的革命情怀,努力做到评说事理宗旨高尚深远,立论高瞻远瞩,富有卓识,毫不装腔作势,吞吞吐吐。

(2)写作评介型社论,还要善于对评介的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概括,深入开掘,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和力度

具体地说,就是要从评介对象中或者揭示其可贵精神、宝贵经验及其积极意义,以引起社会重视:或者从中总结教训,剖析原因,提出忠告,以引导舆论; 或者回顾历史,以借鉴现实; 或者侧重就实务虚,缘事说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启迪读者。至于如何使开掘引向深入进而得出精辟的结论,方法应当是不拘一格的。有的可以运用今昔对照的手法进行深入开掘,借助背景烘托以揭示评介对象本身的思想和政治意义。

(3)写作评介型社论还得正确掌握褒与贬即赞誉与针贬的指导思想及其辩证关系

评介人和事总离不开褒与贬。褒与贬,即表扬先进与批评落后,赞成什么与反对什么,两者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就褒与贬的关系而言,赞颂先进旨在激励后进,弘扬正气、表扬先进本身也正是一种颇见成效的批评落后、祛除邪气。而批评落后,也正是为了使之转化为先进,为了通过针贬个别达到教育一片的目的。同时,先进与落后也总是共存于统一体中,先进事物之中存在落后因素。落后事物之中也不乏若干先进因素。所以,评介人与事,无论赞誉或针贬都要力求体现实事求是,分寸适度。褒贬得体,理定辞畅的原则和要求,切勿绝对化、简单化或感情用事。

13.简述立意的过程。

【答案】立意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