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清代庆阳府的农业生产状况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清代;庆阳府;农业生产;自然灾害; 生态环境

  摘要


清代庆阳府的农业生产在原有的基础上仍旧缓慢的向前发展。本文先从地方志入手,对清代本区田亩及人口数字进行了评析,并且对农地、人口状况进行了探讨;对本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对各种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归纳,并且探讨农业自然灾害对本区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其次通过查阅督抚奏折及皇帝颁布的上谕,总结灾害发生后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救灾措施。最后仍然运用地方志和其他史料,讨论本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本区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首先对清代庆阳府的田亩及人口数字进行评析,其中造成田亩数字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土地丈量方法的不同,免于升科的土地不被纳入田亩总数,存在着“折亩”的现象,存在地方上隐瞒不报或统计不实的现象等。而造成人口统计数字产生误差的原因则主要是存在“折丁”的现象。其次,总结了本区土地抛荒及人口逃亡情况。清初土地大量抛荒,除明末清初的战乱外,赋税的繁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清代本区土地抛荒平均高达一半以上。与之相对应,人口的逃亡状况以清初最为严重,乾隆时期人口数量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并有所增加;嘉庆时期达到最高峰,其后人口数量骤减并持续至清末。
第二章探讨了清代庆阳府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及地理分布。本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其特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本区粮食作物抗旱、抗寒、耐瘠、生长期短。本府按地形地貌可划分为三个区域,北部丘陵沟壑区气候较为干燥,农作物以麦类和糜谷类为主;南部高原沟壑区气候温和,原区土层深厚,最宜发展农业,五谷咸宜,产量颇高;东北部子午岭林区雨量较多,土质肥沃,但气候稍冷,为林粮间作区,农作物以糜谷麦豆为宜。
第三章首先叙述了清代庆阳府农业自然灾害的类型,本区的灾害主要有干旱、水涝、霜冻、风沙、冰雹、病虫害等;其次总结出各种农业自然灾害的特征,并逐步探讨各种灾害的成因及其月份、季节和年际分布变化规律。再次阐明上述自然灾害对本区社会生产及生活产生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政府应对灾害的几种主要措施。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清代庆阳府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森林的毁灭性破坏、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垦、耕作技术的落后。最后简要论述了清代庆阳府环境保护意识的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