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上海海事大学刑法201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2014年上海海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重要提示: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上不给分)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 刑法

一、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5分)

1、我国刑法中的紧急避险

2、危险犯

3、单位犯罪

4、附加刑

5、空白罪状

6、危险驾驶罪

二、问答题(40分、每小题10分)

1、解释我国刑法中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2、结合刑法修正案《八》,回答我国刑法中累犯的规定。

3、我国刑法中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

4、牵连犯的成立条件

三、论述题(40分,每小题20分)

1、回答我国刑法中空间效力的规定。

2、结合刑法修正案《八》,回答我国刑法中的假释制度。

四、案例分析题(40分,每小题10分)

1、刘某(男性、出生于1991年3月6日)在2009年3月7日教唆李某(男性、出生于1993年3月7日)将邻居家的电视偷出(价值5000余元)。2010年4月8日刘某与陈某(男性、出生于1990年1月7日)在凌晨3点前往某单位盗窃,并窃得500元。

(1)回答刘某和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2分)?并说明理由(2分)

(2) 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回答刘某与陈某4月8日盗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1分)并说明理由(2分)

(3)回答刘某是否可以从轻、减轻处罚?(1分)并说明理由(2分)

2、李某欲杀死仇人王甲, 于是在半夜持枪来到王甲家中, 在看到床上躺着的王乙(王甲的弟弟)时,李某误以为就是王甲而开枪射击,导致王乙当场死亡。李某在离开时发现王乙的钱包中有现金3000元,于是将其带走。之后,李某主动投案自首并提供线索帮助破获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1)李某的杀人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既遂?(2分)结合刑法中的认识错误理论,说明理由。(2分)

(2)李某在杀死王乙后将其钱包内现金取走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还是盗窃罪?(1分)说明理由。(2分)

1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