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84心理学研究方法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大五”人格因素模型为基础编制的人格测验是( )。
A.NEO
B.MBTI
C.MMPI
D.CPI
【答案】A
NEO 测验是根据大五人格编制的问卷,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雷可斯塔等人提出【解析】
的“大五人格模型”,把人格进一步统计归纳为5个方面来描述,这五种人格特质是: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和谨慎性。
2. 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 )。
A. 相等单位
B. 绝对零点
C. 等级
D. 可以做四则运算
【答案】C
【解析】顺序量表又称“等级量表”、“位次量表”或“秩序量表”,是比较性量表,是将许多研宄对象同时展示给受测者,并要求他们根据某个标准对这些对象排序或分成等级。在测量过程中,顺序量表根据事物某一特点,将事物属性分成等级,用数字表示。顺序量表反应事物的类别的差不必相同,不具有等矩性。
3. 关于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正确的看法是( )。
A. 是必不可少的
B. 可有可无
C. 是没有必要的
D. 应根据情况选用
【答案】D
【解析】心理测验在咨询和心理治疗过程中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应根据情况选用。如果通过与咨询或治疗对象的交谈,对其问题已形成明确的看法,就可放弃不必要的心理测验。有时过多的使用还会影响咨询、治疗的过程和效果。
4. 分半信度所考察的误差来源是( )。
A. 时间取样
B. 内容取样
C. 时间取样和内容取样
D. 评分者之间的差异
【答案】B
【解析】分半信度,在估计信度系数时,只需一种测验形式,实施一次测验。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两半测验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因而属于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因此分半信度所考察的误差来源是内容取样。
5. 属于采用经验效标法编制的人格测验是( )。
A.MMPI
B.16PF
C.EPPS
D.TAT
【答案】A
【解析】经验效标法是指测验题目的选择完全是以经验或实证资料为依据,只保留那些能够将效标组与控制组区分开的题目,而不管其内容看起来是否合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的编制过程是将测题施予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保留那些能区分两类群体的题目。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采用的是合理建构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 )采用的是因素分析法。
6. 学校运动会排出了全校各班级的名次,未报出各班得分,用的是( )量表。
A. 命名
B. 等距
C. 等比
D. 顺序
【答案】D
【解析】名次只有大小关系,但是没有相等的单位,因此属于等级量表。
7. 两次实施测验( )。
A. 间隔时间越长越好
B. 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C. 应连续进行
D. 间隔以2〜4周为宜,最好不超过6个月
【答案】D
【解析】如果两次施测相隔的时间太短,则记忆犹新,练习的影响较大;如果相隔的时间太长,则身心的发展与学习经验的积累等足以改变测验分数的意义,而使相关降低。最适宜的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被试特点而异,一般是两周到四周较宜,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六个月。
8. 如果某测验的效度是0.70, 贝U 在测验中无法做出正确预测的比例是( )。
A.0.30
B.0.51
C.0.49
D.0.70
【答案】B
【解析】在测验中可以做出正确预测的比例是效度的平方。效度为0.70表示在测验中可以做出正确预测的比例为则无法做出预测的比例为
9. 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是( )。
A. 自陈量表
B. 评定量表
C. 投射测验
D. 评价中心
【答案】A
【解析】自陈量表是由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质按照自己的意见进行评定的一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人格测验形式。投射测验是通过分析被试对模糊刺激的反应来推论其人格特征的方法。评定量表属于心理健康测验。评价中心技术是将受评者置于一个事先安排好的模拟情境中,观察和评定其心理或行为反应,是心理测验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
10.根据测量理论,( )的做法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A. 增加同类题目的数目
B. 提高被测群体的同质性
C. 对主试进行统一培训
D. 筛选题目,使题目难度中等且正态分布
【答案】B
【解析】提高测量信度的方法有:
①适当増加测验的长度,増加一些与原测验中题目具有较好同质性的题目;
②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
③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
④选择适宜的时间间隔;
⑤主试者严格执行施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施测场地按测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布置,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