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控制

【答案】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2. 虚拟社区

【答案】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它是与传统的实在社区相对而言的。它也具有实在社区的要素,比如有一定的活动区域; 有一定数量固定的人群,人与人之间有着频繁的互动。虚拟社区存在于与日常经验的物理空间不同的电子网络空间,社区的居民为网民,他们在一定的网络空间内围绕共同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交流和活动,并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信度与效度

【答案】(1)信度是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社会现象的程度。简言之就是测量的一致性。若在同等条件下,对变量进行重复测量,其结果相同,那么测度是可信的。

(2)效度是指测量的内容是否同测量的要求(理论前提)相符合。测量的效度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测量效度是指所测量的指标内涵正是概念内涵,二者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

②测量指标应该尽可能涵盖概念,二者在程度上应尽可能重合。

4. 文化滞后(cultural lag)

【答案】文化滞后,是指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研究社会变迁时所提出的文化失调理论的一种社会现象。奥格本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要素,社会变迁是社会在一种发明打破旧均衡状态后做出调节以寻求新的均衡的过程。由于调节并不是迅即发生的,因此常常会产生文化失调现象。一般地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滞后”,或称“文化堕距”。

5.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答案】社会设置又称社会制度,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

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社会设置的基本特征包括:①制度的普遍性; ②制度的特殊性; ③制度约束的集体性:④制度影响的稳定性。

6. 社会工作

【答案】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7. 非正式群体

【答案】非正式群体是指正规化程度低,群体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成文的规定)的群体。在非正式群体中,

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8. 印象管理

【答案】戈夫曼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戈夫曼对互动细节的观察非常敏锐,对互动秩序和形式的分析也相当深入,他的理论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戏剧理论也不乏批评。有人认为戈夫曼夸大了人类行为的表演性与虚伪性。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社会角色? 它和社会互动的关系是什么? 如何处理社会转型期的角色失调问题?

【答案】(1)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①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②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③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④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的关系

角色是在人的持续互动中形成的,即形成社会结构。一旦社会具有了结构,角色也就出现了,互动的规范也就产生了。

人们在不同的社会互动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一个人在社会里不仅只是扮演一种角色,而是根据情境以及互动对象的不同,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

社会角色是社会互动的重要依据和标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该有什么样的行为。

(3)社会转型期处理社会角色失调的方法

社会角色失调是指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社会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的矛盾、失调等现象。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

①角色距离

对于能够胜任而没有领会角色要求的现象,应该帮助其理解角色期待; 对于无法胜任的角色扮演者,只能中断扮演。

②角色冲突

a. 对一个人承担的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应促使社会角色单一化,即尽量使人们在一种社会场合只扮演一种角色;

b. 对于不同人所承担的相对角色之间的冲突,需要更多地通过角色沟通与交流以消除矛盾; c. 对于涉及社会价值观念的角色紧张,需要利用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来调整角色行动。 ③角色不清

只有通过长期互动,社会为角色规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消除。

④角色中断

a. 从角色承担者个人来说,应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设计,应了解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相继承担的那些角色的特点,为未来的角色做此准备工作;

b. 对于家长来说,应注意对子女的成长进行指导;

c. 对于社会来说,应加强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培养、培训和咨询工作,对于那些因社会原因而造成的角色中断,应给予帮助。

⑤角色失败

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遇到角色冲突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角色协调。角色协调有三个基本原则:

a. 在特定情境中,从属角色应服从主导角色或以主导角色为主;

b. 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权衡不同角色的价值合理性程度;

c. 规避损害公共利益的角色。

10.试述人口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人口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口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人口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双向的、多层次的系统。人口快速增长和自然资源的相对匾乏以及无法满足人们生存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环境质量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等会产生重要影响; ②人口的数量、结构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长期持续的增长,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并会危及人口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人口增长会不断给自然和生态环境增加压力,环境压力指数和承载能力可反映出这些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