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海洋大学519细胞生物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停止转移肽。

【答案】

停止转移肽又称停止转运信号它是存在于新生肽中能够使肽链通过膜转移停止的一段信号序列,结果导致蛋白质锚定在膜的双脂层,停止转运信号以螺旋的形

式锚定在双脂层。因停止转移信号的作用而形成单次跨膜的蛋白质,那么该蛋白在结构上只有一个停止转移信号序列,没有内含转移信号,但在N 端有一个信号序列作为转移起始信号。

2. 调节型分泌途径

【答案】调节型分泌途径又称诱导型分泌,见于某些特化的细胞,如内分泌细胞。在这些细胞中,调节型分泌小泡成群地聚集在质膜下,只有在外部信号的触发下,质膜产生胞内信使后才和质膜融合,分泌内容物。调节型分泌小泡形成的方式可能与溶酶体相似,分泌蛋白在高尔基体反面网络中通过分选信号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其分选到分泌泡中。分泌泡比运输溶酶体的运输小泡大,所含的蛋白质远远多于膜受体的量,因此有人认为这种分选可能更象细胞表面的受体介导的内吞过程,有网格蛋白参与。

3. 细胞坏死

【答案】细胞坏死

胞采用;此外,

分裂旺盛细胞的

活化。

4. 分辨率(resolution )。

【答案】分辨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取决于光源波长、物镜镜口角《和介质折射率。分辨率是衡量显微镜性能的重要参数。

5. 骨架-放射环结构模型

【答案】骨架-放射环结构模型

构模型。该模型认为,由非组蛋白等构成染色体骨架,

定在染色体骨架上,由中央向四周伸出,构成放射环。

6.

连接的糖基化

【答案】

连接的糖基化是指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由不同的糖基转移酶催化,将一个一个单糖连接到丝氨酸、苏氨酸、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的羟基0原子上的糖基

第 2 页,共 29 页 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另一种形式,具有包括引发炎症反应在内被持续损伤,也能引发细胞坏死,推测原因可能是被的重要生理功能。当细胞凋亡不能正常发生而细胞必须死亡时,坏死作为凋亡的“替补”方式被细是一种关于染色质包装的结的螺线管折叠成环,沿染色体纵轴锚

化修饰方式。

7. 协助扩散

【答案】协助扩散

属于被动运输。

8. 细胞决定

【答案】

细胞决定

的命运。

是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如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顺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的方向的跨膜转运,该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是指在能识别一个细胞的分化以前,就有了一个预先保证细胞怎样变化的时期,或者说在形态、结构与功能等分化特征尚未显现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细胞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原癌基因?为什么突变后会导致细胞癌变?

【答案】(1)原癌基因的定义

原癌基因又称细胞癌基因,是指在正常细胞基因组中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起主要调控作用的基因,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

(2)原癌基因突变后导致细胞致癌的原因

①原癌基因的编码区发生突变,改变了原有的基因结构,致使编码产物的性质发生变化,使其不再具有正常的活性。

②原癌基因的调节区发生突变,从而改变了结构基因表达方式,可能大大増加表达量。

③通过染色体重排,使不在一起的基因序列同原癌基因排列在一起,可能会合成新的蛋白或融合蛋白,改变原有基因的自然活性。

上述中任何一种突变,都有可能使细胞失去正常的分裂控制,从而向恶性方向转变即发生癌变。

10.细胞衰老有哪些特征?

【答案】细胞衰老表现为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降低和维持细胞内环境恒定能力的降低,不仅形态学结构发生改变,分子水平的变化也显而易见。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在结构上表现为退行性变化,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体积缩小。细胞内水分减少,从而使得原生质硬度增加,造成细胞收缩、失去正常形态。细胞质膜流动性降低。而在原生质改变的同时,细胞核也发生固缩,结构不清,染色质加深,细胞核与细胞质比率减小或核消失。同时线粒体数量减少而体积增大。

(2)伴随着细胞的衰老,细胞内各种大分子的组成也发生改变,如蛋白质合成下降。细胞内蛋白质发生糖基化、氨甲酰化、脱氨基等修饰反应,导致蛋白质稳定性、抗原性、可消化性下降,自由基使蛋白质多肽断裂、交联而变性,氨基酸由左旋变为右旋。酶分子活性中心被氧化,金属

第 3 页,共 29 页

离子等丢失,最终酶失活。

DNA 复制与转录受到抑制,(3)但也有个别基因会异常激活,端粒DNA 丢失,线粒体DNA 特异性缺失,DNA 氧化、断裂、缺失和交联,甲基化程度降低。

(4)mRNA 和tRNA 含量降低。

11.二聚体往往是细胞中许多蛋白质分子发挥功能的有效形式。试举例并简述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常用以鉴定蛋白质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两种方法。

【答案】蛋白二聚体又称双体、二聚物,其基本涵义都表示相同或同一种类的蛋白质,以成双的形态出现,可能具有单一状态时没有的性质或功能。蛋白质单体是否能够形成二聚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来进行鉴定。

(1)非变性PAGE 胶电泳

①提取蛋白,并且蛋白提取后不可煮沸变性;

②将提取的蛋白进行非变性PAGE 胶电泳;

③将得到的非变性PAGE 胶转膜,然后封闭,利用一抗和二抗使蛋白显色,因为蛋白形成二聚体后会聚合在一起,其在胶图上的位置是大概2倍单体位置。

因此,通过非变性电泳的位置,可以判断蛋白质是否为二聚体。

(2)密度梯度离心法

①提取蛋白,并且蛋白提取后不可煮沸变性;

②将提取的蛋白进行蔗糖或者CsCl 密度梯度离心;

③将得到的不同密度组分的蛋白利用一抗和二抗使蛋白显色,因为蛋白形成二聚体后会聚合在一起,其经过密度梯度离心后的位置是大概2倍单体位置。

因此,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的位置,可以判断蛋白质是否为二聚体。

12.膜转运蛋白在物质跨膜转运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膜转运蛋白可帮助物质进行跨膜转运,它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1)载体蛋白通过与被转运物质结合、变构,使物质转运跨膜,其转运过程有的是耗能的主

,动运输,有的是不耗能的易化扩散。在转运方式中,有的载体蛋白只能转运一种物质(单运输)

,或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物质(对向运输)有的同时同向转运两种物质(共运输)。

(2)通道蛋白则是靠在膜上形成的极性通道转运物质,此过程都属于不耗能的易化扩散。通

,有的是在特定条件控制下间断开放的(如道蛋白形成的通道有的是持续开放的(如水通道蛋白)

配体闸门通道、电压闸门通道和离子闸门通道)。

13.举例说明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答案】(1)保证个体正常发育,自稳态的维持,免疫耐受的形成,肿瘤监控。

(2)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清除体内多余、受损或危险的细胞而不对周围的细胞或组织产生损害。如:神经元细胞数量的调节、器官细胞数量的稳定、成体细胞的自然更新以及病原体感

第 4 页,共 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