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卷参考答案要点2013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 卷参考答案要点

一、简要回答以下各题(本题共42分。每小题7分)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按照恩格斯的表述,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前一个方面是所谓本体论的问题,后者是认识论的问题。

2、人生观

按一般理解,人生观是哲学世界观的一部分,也有把人生观与世界观等同的情况。人生观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的理解,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解。

3、真理

真理可以说是与客观对象符合一致的认识,往往表现为真的命题或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真理是客观的,因为不仅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无论绝对真理,还是相对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4、 文化和文明

文化有不同的含义。宽泛意义上的文化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狭义的文化则指社会意识形态,或者仅仅是精神方面的内容。文明则指文化中的积极的内容。相应地,文明也就有广、狭义之分。

5、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大体就是生产得以进行的社会关系,是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结合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协同关系。生产关系是在生产之中不断生产出来的,因而随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6、时间

时间大体就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时间是一维的或者具有不可逆性。时间可以度量。时间对人对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论述题(本题共108分。每小题27分)

1、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哲学意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客观的物质活动。

社会也是客观存在。因为社会就是凭借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化自然为社会的过程及结果。

哲学意义:坚持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2、试述社会实践对认识的重要作用

将社会实践引入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突出特点和重要贡献。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对象,从根本上说,是实践确定的,认识的能力,从根本上说,也是实践的结果。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实践的需要促进认识,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手段或工具,实践的不断发展促进认识的不断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3、用具体事例论说客观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规律的特点

规律是事物在联系或发展中的稳定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无论自然,还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