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907机械原理(II)[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何谓三心定理? 何种情况下的瞬心需用三心定理来确定?
【答案】三心定理是指三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的三个瞬心必位于同一直线上。对于不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连的两构件间的瞬心位置,可借助三心定理来确定。
2. 何谓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对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的步骤如何?
【答案】动态静力分析是指将惯性力视为一般外力加于相应构件上,再按静力学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其分析步骤如下:
(1)对机构作运动分析以确定各构件的角加速度和质心加速度,求各构件的惯性力;
(2)对机构进行拆杆组,如有高副,应先进行高副低代;
(3)从外力全部已知的构件组开始分析,逐步推算出未知构件;
(4)对机构进行动态静力计算,求出运动副反力和平衡力的变化规律。如需考虑摩擦,可采用逐次逼近的方法。
3. 造成机械振动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常采用什么措施加以控制?
【答案】(1)造成机械振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机械运转的不平衡力形成扰动力,造成机械运转的振动;
作用在机械上的外载荷的不稳定引起机械的振动;
高副机械中的高副形状误差(如齿廓误差,凸轮轮廓误差)引起的振动;
其他。如锻压设备引起的冲击振动、运输工具的颠簸摇摆等。
(2)常用的用于控制、减小设备的振动和噪声的方法有:
减小扰动,即提高机械的制造质量,改善机械内部的平衡性和作用在机械上的外载荷的波动幅度;
防止共振,通过改变机械设备的固有频率、扰动频率,改变机械设备的阻尼等;
采用隔振、吸振、减振装置。
4. 何谓机构的组成原理? 何谓基本杆组? 它具有什么特性? 如何确定基本杆组的级别及机构的级别?
【答案】机构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是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个基本杆组依次连接于原动件和机架上而构成的。
基本杆组:不能再拆的最简单的自由度为零的构件组。
特性:自由度为零、不可再分。
杆组的级别的确定:杆组中包含有最多运动副的构件的运动副数目。
机构的级别的确定:机构中最尚级别基本杆组的级别。
5. 机构在什么条件下才会有哥氏加速度存在?其大小如何计算?
【答案】哥氏加速度是由于质点不仅作圆周运动,而且也做径向运动或周向运动所产生的。
当牵连运动为匀角速度定轴运动时,会有哥氏加速度存在;其大小为
6. 为什么不完全齿轮机构主动轮首、末两轮齿的齿高一般需要削减? 加上瞬心线附加杆后,是否仍需削减? 为什么?
【答案】(1)在不完全齿轮机构中,为了保证主动轮的首齿能顺利地进入啮合状态而不与从动轮的齿顶相碰,需将首齿齿顶高作适当的削减;同时,为了保证从动轮停歇在预定的位置,主动轮的末齿齿顶高也需要适当的修正。
(2)加上瞬心线附加杆后仍需要削减。在两轮上加装瞬心线附加杆后,减轻了从动轮在开始运动和终止运动时的冲击,改善了从动轮的动力特性,并不能避免首齿啮合的干涉现象,故齿高仍需削减。
7. 一对啮合的标准齿轮,如果不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啮合角和压力角有什么关系?节圆和分度圆有什么关系?
【答案】一对啮合的标准齿轮,如果不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中心距变大时,啮合角恒等于节圆压力角,大于分度圆压力角;节圆和分度圆不重合。
8. 试画出直角坐标型(图1)、球坐标型(教材图2)和关节型(教材图3)操作机的工作空间简图,并分析比较这些操作机的工作性能和适宜的作业范围。
图1
图
2
图3
【答案】(1)直角坐标型操作机工作空间范围如图3所示。直角坐标型操作机具有三个移动关节,可使手部产生三个相互独立的位移。优点是定位精度高,轨迹求解容易,计算机控制简单等;缺点是操作机本身所占的空间尺寸较大,工作范围小,操作灵活性较差,运动速度较低。
(2)球坐标型操作机工作空间范围如图3所示。球坐标型操作机具有两个转动关节和一个移动关节。优点是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尺寸小,相对工作范围较大,手部可获得较高的速度,但手部外伸离中心轴越远,其切向位移分辨精度越低。通常用于搬运机器人。
(3)关节型操作机工作空间范围如图3所示。关节型操作机具有三个转动关节,又有垂直关节和水平关节两种布置形式。具有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小,工作空间大,其中垂直关节型能绕过基座周围的一些障碍物,而水平型的在水平面具有较大的柔性,在垂直面上具有很大的刚性,对装配工作有利,但是运动直观性差,驱动控制比较复杂;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