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教育学200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中山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358
科目名称:教育学
考试时间:1月11日上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非正式群体
4.诊断性评价
5.学科
二、简答题(每小题14分,共70分)
1.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简述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年龄特征。
3.选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4.为什么班级上课制仍是当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5.进行教学评价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课外活动的特点和作用。
2.试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取向。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358
科目名称:教育学
考试时间:1月11日上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 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教育;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受法律约束的教育。义务教育需要符合三个原则:首先是社会公平原则。当前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是人人必须接受的义务教育,是法定的免费教育;同时也是人人应享受的权利,是国家对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全民的平等教育;其次是社会经济效益原则。这是指社会宏观经济效益;最后是社会政治稳定原则。义务教育从政治上看是全民公民教育,即全民政治教育、全民道德教育和全民法制教育。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上。教育目的的双重性表现在教育既有内在目的又有外在目的,或者说,教育既有直接目的又有间接目的。由于立足点不同形成了两种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提出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本性,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