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会计学2003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中山大学2003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48
科目名称:会计学
考试时间:1月19日下午
一、名词解释(简明扼要解释名词并简述每一对名词之间的关系,每小题6分,共30分)
1.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2.账户与会计科目:
3.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4.相关性与可靠性:
5.财务报告与会计报表:
二、简答题(按题目要求答出要点即可,第1、2、3小题各10分,第4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并对其合理性及改善进行评述。
2.在财务报表分析时,如何理解或解释“现金为王”?
3.请问:(1)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对哪八项资产要计提减值准备?(2)准备会计运用了什么会计核算原则?计提八项资产的减值准备各自运用了什么会计估计方法?
4.财务会计中,如何定义支出、运费、成本?费用与成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为什么不将成本作为财务会计要素?
三、论述题(应展开论述,但要言简意 。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答题,不加分。共20分。)
1.你认为美国的“安然”、“世通”及我国的“银广厦”公司的会计假账丑闻是是道德问题还是制度问题,为什么?
2.张三认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权责发生制会计最重要:李四认为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为基础编制的,王五认为更确切的是以现金制可为基础编制的,李四、王五均认为现金制会计更重要。你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四、会计业务计算与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甲企业于2002年2月1日和2003年10月1日两次对乙工司投资,每次均取得乙公司普通股股票10000股。乙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票共80000股,每股面值80元,当时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000000。甲企业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后,2003年10月1日,其“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各明细账户的金额为:“投资成本”明细账户的金额为2258750元;“股权投资差额”明细账户的金额为141083元(借方);“损益成本”明细账户的金额为8750元(借方)。2003年已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00元,其中1至9月份乙公司取得的净利润为150000元。第二次投资后,股权投资差额全部按剩余的8年零2月推销。2004年乙公司因为经营出现重大失误造成当年发生净亏损9500000元。2005年乙公司发生净亏损600000元。
要求:(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甲企业2003年末有关该项投资业务的会计分录:(2)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2004年、2005年末甲企业该项投资的“长期股权投资”各明细账户的余额分别是多少?你认为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处理方法?如果有,请说明具体做法和理由。如果没有,请说明为什么你认为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的最好的。
2.飞翔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业)的简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下: 1)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发生额及余额
流动资产(借方) 年初数 年末数 借方发生客 贷方发生额
货币资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