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821古代文史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821古代文史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821古代文史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12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821古代文史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22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821古代文史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32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821古代文史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44

一、填空题

1. 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是陆机和_______。

【答案】潘岳

【解析】潘岳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试图远离政治纷纭,全性保真而萌生淡泊名利,亲近自然,渴望自由,向往隐逸,享受闲居之乐的高雅情怀。与陆机并称“潘汪陆海”。

2. 竟陵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___、谭元春。

【答案】锤惺

【解析】竟陵派是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因为主要人物锤惺、谭元春都是竟陵人,故被称为竟陵派,和公安派一样,竟陵派也主张性灵说,是明末反对诗文拟古潮流的重要一派。

3. 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

【答案】不拘一格降人才

【解析】题干诗句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4. 《稼轩长短句》是_______的作品集。

【答案】辛弃疾

【解析】《稼轩长短句》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集。稼轩是辛弃疾的号。辛弃疾艺术上与苏轼风格近似,而并称为“苏辛”。《稼轩长短句》一书,共收辛词六百二十余首。

5. 在后世被常州派词人推为有词以来成就最高的词人是_______。

【答案】姜夔

【解析】常州词派兴起于清嘉庆初,以常州词人张惠言、周济为主要代表。张惠言、周济等常州词人推尊词体,倡意内言外之说,以比兴寄托充实词学理论,指导词的创作,形成了颇具声势的常州词派,其影响延续至清末。

6. 宋元话本《宣和遗事》是《_______》的最初底本。

【答案】水浒传

【解析】《宣和遗事》是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辑录,结合了多个类型的笔记小说并以说书的方式连贯而成。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该书大概由讲述历代帝王荒淫误国开始,一直写

到宋高宗定都临安为止,加插了宋代奸臣把持朝政致使生灵涂炭的故事,一也为写梁山英雄聚义做了对照,因此成为《水浒传》的蓝本。

7. 明代茶陵派的代表是_______。

【答案】李东阳

【解析】李东阳主持文坛数十年之久,其诗文典雅工丽,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又工篆书、隶书。著有《怀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

8.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_______)、白朴和马致远。

【答案】郑光祖

【解析】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9. 柳宗元《三戒》是指《永某氏之鼠》《黔之驴》和《______________》。

【答案】临江之麋

【解析】《二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二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10._______,赏心乐事谁家院。

【答案】良辰美景佘何天

【解析】出自《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唱词。意思是赞叹春色美好,但又想到自己的一腔春愁无处排遣,良辰美景尤在,但赏心乐事却不知在谁家谁院。

二、名词解释

11.“桐城中兴”运动

【答案】“桐城中兴”运动是曾国藩为使桐城派适应时代需求而进行的一场革新运动。曾国藩自称论文师从方苞、姚鼐,为文义法也取自桐城派。但他颇不满于某些桐城末流文章的拘谨平淡,因此在文章表现的内容上强调了经世致用; 而在文章的表现形式上,则吸取了汉赋的优点,高洪雄健,呈现出阳刚之美。这就将桐城派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一一以湘乡派为主流的阶段。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应运而生。所以,曾国藩实有“中兴”桐城派之功。

12.汉书·艺文志

【答案】《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东汉班固编纂,以刘歆的《七略》为蓝本,将古代文献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对先秦学术文艺演变,做了概要的叙述。其美学观点,强调文学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认为民歌是由于哀怨或欢乐荡激心灵的产品,君土可以由此而了解民风习俗的轻薄或淳厚。

13.《修竹篇序》

【答案】《修竹篇序》是初唐文学家陈子昂对东方虬《咏孤桐篇》的评论,它也是陈子昂对自己创作体会的总结,是他对诗歌创作的理论纲领。陈子昂以汉魏诗歌为高标,痛责晋宋以来的浮靡文风,感叹“风骨”和“兴寄”的失落。他盛赞这篇作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是风骨朗健的佳作,遂挥毫写下《修竹篇序》寄赠予东方虬,它是唐初文学理论的代表作。

14.神话

【答案】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神话主要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等。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记载神话比较集中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往往只是片断,有故事情节的不多。

15.正始之音

【答案】正始之音是指正始时期诗人的风尚言论。正始诗人的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诗歌表现出与建安诗坛迥异的风貌,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 除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辞源》解释为:“魏晋之际,尚玄学清谈,后人称当时的风尚言论为正始之音。”可见,《辞源》认为“正始之音”是一个哲学史概念。后世将正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也称为“正始之音”。

16.花间派

【答案】花间派是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专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的词派。花间派因《花间集》得名。花间派以温庭筠为鼻祖进行创作,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多用华丽的辞藻和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在艺术上则是文采繁华、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风格绮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三、简答题

17.简述李白歌行体的文学史贡献。

【答案】李白的歌行和乐府之间的界限不容易划清,一般将李白古诗中以歌、行、吟、谣等为题的纵情长歌,作为其歌行的代表作。李白从《诗经》《楚辞》和诸子百家、汉乐府中吸取精华,使其歌行体达到完善。李白歌行体句式参差,形式自由,可以任意驰骋思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出现了一系列“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其中《蜀道难》《将进酒》《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