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高能物理研究所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为了确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通常采用断定方式,其基本思想是( )。
A. 用程序计数器PC 来产生后继续微指令地址 B. 用微程序计数器hPC 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C. 通过微指令控制字段由设计者指定或者由设计者指定的判别字段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D. 通过指令中指定一个专门字段来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答案】C
2. 下列指令中,不能在用户态执行的是( )
A.trap 指令 B. 跳转指令 C. 后栈指令 D. 关中断指令 【答案】D
【解析】关中断指令必须在和心态才能执行,trap 指令可以在用户态下执行,执行了就转到和心态,跳转与退栈指令都是可以在用户态下执行的指令。
3. 下列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中,可能发生冲突的是( )
A.CDMA B.CSMA C.TDMAC D.FDMA 【答案】B
【解析】介质访向控制协议中能够发生冲突的是CSMA 协议,答案为B 。
4. 下列有关总线定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异步通信方式中,全互锁协议最慢 B. 异步通信方式中,非互锁协议的可靠性最差 C. 同步通信方式中,同步时钟信号可由多设备提供 D. 半同步通信方式中,握手信号的采样由同步时钟控制 【答案】C
【解析】A 项正确,异步通信方式中,全互锁协议最慢,主从模块都需要等待确认后才能撤
销其信号;B 项正确,异步通信方式中,非互锁协议没有相互确认机制,因此可靠性最差;C 项错误,同步通信要遵循统一的时钟信号,不能由多设备提供;D 项正确,半同步通信方式中,握手信号的采样由同步时钟控制。
5. 求整数阶乘的算法如下,其时间复杂度是( )。
A. B.0(n ) C. D. 【答案】B
【解析】设fact (n )的运行时间函数是T (n )。
该函数中语句①的运行时间是0(1), 语句②的运行时间是T (n-1)+0(1), 其中O (1)为乘法运算的时间。
因此,当
T -0; 当n >l 时,时,(n )(1)
即fact (n )的时间复杂度为O (n )。
6. 对如下所示的有向图进行拓扑排序,得到的拓扑序列可能是( )
A.3, 1, 2, 4, 5, 6 B.3, 1, 2, 4, 6, 5 C.3, 1, 4, 2, 5, 6 D.3, 1, 4, 2, 6,
5
则,
【答案】D
【解析】拓扑排序方法如下:
(1)从有向图中选择一个没有前驱(即入度为0)的顶点并且输出它; (2)从图中删去该顶点,并且删去从该顶点发出的全部有向边;
(3)重复上述两步,直到剩余的网中不再存在没有前趋的顶点为止。
对于此有向图进行拓扑排序所有序列为:3, 1, 4, 6, 2, 5和3, 1, 4, 2, 6, 5。所以选D
7. 至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 )。
A. 节约元件 B. 运算速度快 C. 物理器件性能所致 D. 信息处理方便 【答案】C
8. 设系统缓冲区和用户工作均采单,从外读入1个数据块到系统缓冲区的时间为100, 从系统缓冲区读入1个数据块到用户工作区的时间为5, 对用户工作区中的1个数据块行分析的时间为90(如下图所示)。进程从外设读入并分析2个数据块的最短时间是( )
A.200 B.295 C.300 D.390
【答案】C
【解析】数据块1从外设到用户工作区的总时间为105, 在这段时间中数据块2没有进行操作。在数据块1进行分析处理时,数据块2从外设到用户工作区的总时间为105, 这段时间是并行的。再加上数据块2进行处理的时间90, 总共是300, 故答案为C 。
9. 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 帧协议(GBN )传输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16kbps ,单向传播时延为270ms , 数据帧长度范围是128〜512字节,接收方总是以与数据帧等长的帧进行确认。为使信道利用率达到最高,帧序号的比特数至少为( )。
A.5 B.4 C.3 D.237
【答案】B 。
【解析】GBN 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本题求解的是发送一个帧到接收到这个帧的确认期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