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814社会保障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自由主义对“最小国家”的理解。
【答案】(1)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
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先于国家存在的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
,和有一定权力限制的代议制政府。 经济自由(包括自由市场)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是国家以自由主义方式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自由主义的
,方式,“即采取扩大政治权利、实行改良、让步等等措施的方法,。在国家制度和政治权力结构方
面,它体现为以代议制为主要标志的民主制度,尤其是议会的权力要大大超出行政权和司法权。
,和“最低限度国家”及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基本上不直在国家职能方面,它体现为“消极国家,
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最小国家”需要形成一定权力限制的代议制政府与主张法治之下的有限政府。
(2)对“最小国家”的理解
,即要求建立一个“有限政府,, ①“最小国家,
有限政府是人们采用法律、制度等手段对政府权力、职能和规模进行严格限制,达到保护公民权利的一种方式。有限政府理论的提出,为建立近代民主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限政府理论的核心是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制衡理论。
a. 个人的自然权利界定了政府权力的有限性。因为在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中,部分个人权利是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而政府权力则是源于个人可转让的那部分自然权利,因此,政府权力的外延受到个人天赋的、不可转让的权利的限制,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侵犯个人的天赋权利;
b. 起源于社会契约的政府,其目的和职能在于保护个人权利,去除自然状态带来的不便。政府的这一特定目的要求政府在行使那有限的权力时,必须基于组成社会的人们的同意,在这里,政府权力的性质实质上是一种委托权,一旦政府违反了授权时的契约,人们就有权撤回同意,推翻政府; 最后,分权与制衡制度的确立,为保护个人自然权利和防止政府滥用权利、政府目的偏离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是一个职能有限的国家 ②“最小国家,
按照亚当. 斯密的理论,政府的最佳作用只在于这样三大职能:
a. 君主的义务,首在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
b. 君主的第二个义务,为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侮和压迫,换言之,就是设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
c. 君主或国家的第三种义务就是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
2. 何谓政府再造? 如何理解政府再造的性质?
【答案】(1)政府再造的内涵
政府再造是指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促使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政府再造的目标在于建立一个非官僚化并且具有创新精神与活力、以市场及公众需求为导向的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政府。政府再造的本质乃是通过再造工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政府再造的性质
①政府改革将涉及改变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民、政府与企业诸多关系的调整,涉及政府治理的观念、结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
②既涉及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的调整,更涉及外部关系的调整。
③在这个意义上,政府再造是一场革命,一场对政府自身的革命。政府再造的本质乃是通过再造工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外部因素
①政治因素。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着公共部门的体制,政治权威决定着行政权威,所以,国家的政治稳定,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是公共管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公共服务高效化的前提。
②经济因素。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的物质基础,公共部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要与经济发展的类型和水平相适应。公共部门组织体系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极大地影响着公共部门绩效。
③社会因素。a. 社会团体对公共部门绩效的影响,比如各种利益集团对行政效率影响就很大; b. 社会风气对公共部门绩效的影响,党风、政风以及公众整体效率意识,都是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因素。
④地理因素。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着该地区的交通、由日政、电信等事业的发展条件,也是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重要因素。
⑤科学技术因素。在现代化的公共管理中,能否大幅度提高公共部门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运用情况。
(2)内部因素
①组织因素。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组织因素主要有:a 公共部门的设置; b. 职位的设置; c. 公共管理各环节
的衔接。
②人员因素。在各管理要素中,人是最为关键的。人员因素对公共部门绩效有直接影响。a.
人与事的关系。能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是衡量公共部门绩效的重要指标; b. 公共管理者素质。包括领导者的素质和一般工作人员的素质两个方面。
4. 简述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
【答案】政府的服务品质,主要包括以下七项:
(1)绩效。绩效是民众在接受政府部门所提供的服务时,首先考虑的最重要的面向。
(2)专业特色。这是补充基本的政府产品与服务品质的第一项标准。
(3)可信度。对于许多民众而言,最重要的品质标准是服务或产品应具有的可信度。“可信度”系指一项产品或服务,在某一特定期限之内,能符合民众期望的可能性。
(4)持久性(dw-abilityo )持久性,,系指某一服务或产品对民众所带来利益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5)一致性。系指政府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其成效是否符合预先所设标准的程度。
(6)及时性。系指政府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必须能够及时地满足民众的需求,或是政府能够及时地解决民众所遭遇的问题。
(7)变动性。系指政府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会根据时问空间的改变而适时转变。民众的期望或需求是在不断变化和增加的,因此政府部门应随时掌握和了解民众的需求或愿望,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符合民众期望的产品或服务。
二、论述题
5. 简述政策评估的方法?
【答案】政策评估的方法是指在政策评估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它是政策评估赖以实现的手段,是政策评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过程对比法
过程对比法是指评估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对比检测的一种方法。它有两个方面的特点:①评估的对象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效果,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②评估采用前后对比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将政策执行前后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判定政策价值,提出政策建议的一种分析思路。该方法被称为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因为它概括了政策评估的基本特点和本质要求。该方法主要包括“始—终”对比、“始—中”对比以及“有—无”对比。
①始—终对比分析
始—终对比分析是政策评估者为了考察某项政策的效果,对政策执行前和执行后的各种情况对比,以此来确定某项政策效果的方法。始、终仅是政策执行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时间点,这也是确定该方法的基本依据。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前—后”对比法、“投射一实施后”对比法和“控制对象一实验对象”的对比法。“前—后”对比法,就是将政策对象在政策实施前可以衡量出的状态与它接受政策作用后可以衡量出的新状态之间进行对比,从中测出政策效果,进而据此对政策的价值做出判断。“投射—实施后”对比法是将政策执行前的趋向线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