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90后”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其教育---以运城学院为例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抗挫能力, 挫折心理, 挫折教育

  摘要


摘  要
我国社会的发展当下正处于一个逐步转型的特殊时期,这必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也必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着相对优越的家庭条件,顺境多,挫折体验少,在对待这些新问题上往往不知所措,在处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时,也常常会遭遇挫折,产生挫折心理。引发了种种心理不适应和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及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来看,分析“90后”大学生挫折心理,探索出引导他们战胜挫折的可行性方法,提高他们挫折承受力和应对能力,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
本文研究选取运城学院的1—4年级在校本科生为样本,做了调查问卷及问题专访,发现大学生受挫折后出现焦虑情绪、受挫引发的攻击行为、受挫后的退化行为和固执表现以及极端行为等心理问题,透视大学生遭受挫折的现象,解析大学生遭受挫折的动因,结合实际提出了对“90后”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本文对于“90后”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其教育的论述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概述了本文对于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 “90后”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其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主要包括对挫折、挫折心理、抗挫折能力、挫折教育等概念的厘定和对涉及本文研究需要的“挫折-攻击性理论”、“需要-紧张理论”、“ ABC理论”、“ 社会文化性理论”四个重要理论进行了说明。
第三部分,“90后”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运城学院1—4年级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填写抗挫折能力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总结;总结了大学生挫折的主要表现有学业挫折、就业挫折、交往挫折、理想信念上挫折。受挫折后的积极行为和消极面对产生的心理问题。
第四部分,“90后”大学生挫折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原因。
第五部分,“90后”大学生的心理挫折疏导及其教育对策。依据调查分析探讨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应有的思路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