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807阅读与写作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请说明词义与概念的区别。
【答案】(1)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
(2)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了概念。
(3)概念是纯思维的东西,只能表示理性意义。词除了能表示理性意义之外,还能表示某种感情色彩和语体风格。例如,“老大娘”和“老太婆”都表示“年纪大的妇女”的概念,但词义表示的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尊敬的称呼,后者含有不尊重之意。
(4)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语。同一概念可以用词义不完全的词来表示,也可以用短语表示。例如:“医生”“大夫”和“郎中”,词义不完全相同,但有时可以表不同一概念; “疗效”和“医疗效果”,概念相同,而“疗效”是词,“医疗效果”是短语。
(5)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全人类都是相同的,词义则具有民族特点。例如“狗”作为概念,全世界都没有区别; 但欧、美等地以狗喻人多带褒义,在汉语中则多含贬义,如“狗东西”、“狗头军师”等。
2. 辨析下列两组同义词。
(1)安静、宁静
(2)反应、反映
【答案】(1)安静、宁静
①相同点
a. 从词性上来讲,二者都是形容词,都表示可以表示“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b.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二者都可以作定语,都可以修饰名词,构成偏正结构。还可以充当谓语。
②不同点
a. 从词义上来讲
第一,从理性义来看,“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比如说“大家安静一下”。“宁静”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和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比如说“公园里十分宁静”。
第二,从色彩义来看,“安静”是一个中性描述的词,既可以用于褒义语境,例如,“这安静的环境让人舒服”,又可以用在贬义语境中,例如,“他安静的吓人的脸,让我不寒而栗”;
而“宁静”则多用在褒义的语境中,形容静态美的状态。例如,“这宁静的湖面让人一下子就柔软下来。”
第三,从语义轻重来看,“宁静”比“安静”的语义程度更深,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 b. 从用法上来讲
“宁静”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安静”的使用范围比“宁静”大一些。
c.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
“安静”除了可以充当定语,后面还可以接宾语,如“安静一下”,而“宁静”则没有此用法。
(2)反应、反映
①相同点
a. “反应”同“反映”都是有表示对某一刺激的回应的意义。
b. 二者都可作动词,都能作谓语中心语。
②不同点
a. 从理性义来讲
二者在意义上是有严格区别的。
“反应”指的是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物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例如,“他还没反应过来。”
“反映”是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映”常构成“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反应”的范围没有“反映”大,“反应”多用在有机体
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和化学反应方面,而“反映”除去“反应”所用的范围外,都可应用。
b. 从语法义来讲
“反应”可以作名词,可以被形容词、代词等修饰,作中心语。例如“你能给点反应吗? ”而“反映”则只能作动词。
3. 谈谈你对语言的“任意性”特征的理解。
【答案】(1)语言“任意性”特征的含义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语言“任意性”特征的具体反映
①相近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其语音形式差异很大,同样表达“书”的意义,
汉语发音为,英语为"book" 。反过来,相近的发音,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意义完全不同。不仅是不同的语言用什么样的语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语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也是会变化的。语言符号的形式跟意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要为符号的使用者共同认可,一定的语音形式就可以与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才是可变的。
②就单个的语言符号而言,其形式和意义的关联,在很大程度受制于它所从属的符号系统,取决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同样是拟声词,汉语的“叮叮当当”所使用的语音材料和结构方式是汉语符号系统特有的,而英语中的“Jingling ”也是模仿类似的声音,但使用的语音材料和结构方式就是英语符号系统所特有的。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也好,意义范畴也好,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和符号系统的其他形式和意义相关联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是强调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4. 举例说明词义包括哪些内容? 并从下列词语中归纳出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组合的方式。
立功怪诞裙钗虎穴带鱼忘记
【答案】(1)词义的内容
词汇意义可分理性义、色彩义和语法义。实词都有一种与概念相联系的核心意义一一理性义,此外还可能有附着在理性义上面的色彩义,色彩义主要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①理性义
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称为理性义,或称概念义、主要意义。例如,
赡养: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晦涩: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
②色彩义
理性义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于理性义的色彩义,也称附属义。它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色彩义包括:
a. 感情色彩
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或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或贬义色彩,例如,“英雄”、“叛徒”。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它们是中性词,例如,“山脉”。
b.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又称为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中,便带上了该语体所特有的色彩。例如,“赡养”、“晦涩”都具有书面语体色彩。
c. 形象色彩
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例如,“云海”。
③语法义
语法义指的是每个词脱离上下文语境而具有的意义,具体反映在词的类型和语法特征几个方面。例如,“桌子”这一词的语法意义有:该词属于名词,可以与形容词等词连用,可以作主语宾语等语法成分。
(2)材料所给词反映的语素义之间组合和词义的关系
①语素义以并列组合的形式共同形成词义。例如,“怪诞”、“裙钗”,是由两个形容词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