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356城市规划基础[专业学位]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皇家新月住宅

【答案】皇家新月住宅是由小约翰•伍德设计的住宅,位于英格兰巴斯城中。该建筑是英国第一座弯月形的联排住宅建筑。整个建筑立面被分为底层、中层和顶层三大段,底层被处理成高高的底座形式,并开设简单的长方形门和长窗,建筑上部则采用了高屋顶形式。建筑中层采用了帕拉第奥风格的建筑样式,由通层的巨大爱奥尼克式柱统一。

2. 流动空间

【答案】“流动空间”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建筑原则,它包括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流通,以及内部空间之间的流通。它常常以不到顶的矮墙或带缺口的外墙来实现内外空间的流通,以各种隔墙、隔断来实现室内空间的流通。它开创了完全与以往的封闭或开敞空间不同的——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开创了另一种概念。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也是其成功的标志。

3. 筑波中心

【答案】筑波中心是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一座有着新古典风格特点的反现代主义建筑作品。筑波中心修建于1979年~1983年间,是拥有旅馆、餐厅、剧场和银行等服务性设施的综合公共服务性建筑。在这座建筑中,建筑师以现代手法使用了代表着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月桂树、广场、柱式等元素,创造了一个围绕广场的综合性建筑群。筑波中心的建筑本身由一组组平行的建筑单元组成,错落分布,其形象也不统一,建筑师通过这种建筑形象,表现了一种没有中心和权威的建筑理念。

4. 瓦尔顿7号公寓大楼

【答案】瓦尔顿7号公寓大楼是波非尔的成名作,是一座位于巴塞罗那郊区的大型综合性住宅。整个公寓大楼由18座塔楼组成,这些塔楼在底部呈弧线形分开,至顶层又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既独立又统一的整体。公寓大楼外部采用独特的半圆柱体阳台形式,而在内部则在各塔楼的相交处形成一个开阔的中庭,各塔楼中还有相互连接的公共性庭院,而各种规格的公寓就环绕在这些公共建筑之间,巧妙地解决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搭配问题。

二、简答题

5. 简述盖里建筑的特点。

【答案】弗兰克•盖里(1929年~),当代著名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盖里的设计风格源于晚期现代主义,代表性建筑物是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弗兰克•盖里认为要从感性出发,以艺术家的敏感把握时代精神。弗兰克•盖里建筑的特点有:

(1)在建筑目的上,盖里认为世界是一个暂时性的、呈碎片状的、永远处于不断变化的世界,他的工作就是用建筑语言对这种生存状况敏感地加以表达。

(2)在建筑形式上,盖里对过去的传统美学方法采取完全对抗的态度。

(3)在建筑风格上,盖里经历过三个阶段的变化:

①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是盖里的探索期和建筑风格的酝酿期。

盖里侧重于对材料的甄选,表现材料自身的属性,大胆采用廉价的工业材料;注重经济性,力图表达建筑的偶然性、过程性以及一种看似尚未完成的美感。他的设计手法是打碎、拆散各种建筑构件,再进行重新组合;组合看似随意、偶然,却处处与功能契合。

②20世纪80年代后期,盖里开始探索整体性的设计语言。

盖里不再以小尺度的建筑构件,而是采用大尺度的功能组合体为单位,更注重建筑的雕塑感,多运用曲线,创造形体、空间复杂的建筑。他的设计手法是,在建筑主体完整的前提下,利用连接部位形成复杂的形式。

③20世纪90年代,盖里力图建立起一种新时代的建筑美学。

盖里的作品越发显现出鲜明的动感,在形式的把握与功能的完善之间达到精致的平衡。

6.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是谁?发表过哪些主要著作?

【答案】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2)文丘里的代表作品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是文丘里建筑理论的代表作品。

三、绘图题

7. 赫尔辛基火车站外观图

【答案】

图 赫尔辛基火车站外观图

四、论述题

8. 试述现代主义建筑。

【答案】现代主义建筑又称国际式建筑,是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建筑形式。

(1)现代主义建筑概述

①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早在19世纪后期已经出现,伴随着一些现代建筑运动、现代建筑教育和现代建筑大师的思想理论及建筑作品的产生与发展,至20世纪20年代成为西方建筑界的主流思想:并在五六十年代成为影响世界的建筑风格。20世纪60年代之后,现代主义建筑则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质疑,逐渐被新的建筑风格所取代。

②现代主义建筑同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产物。现代主义建筑主要以贝伦斯等早期建筑师的作品为先导,以格罗庇乌斯、柯布西耶等一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为代表。

(2)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特点

①现代主义建筑为了满足新式的工厂及公共建筑的需要,普遍使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新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从此之后,人们对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及新的建筑形式的接受与重视程度H 益加强,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的更替速度大大加快。

②新式建筑从实用性出发,以更纯粹、更简洁的新形象出现,抛弃了以往的柱式、线脚和装饰性元素,实用功能与经济因素成为建筑师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随着新建筑形式的出现,新的建筑美学、建筑力学等相关学科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③新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工作越来越讲究科学性与效率,并与现代大工业生产相结合,促进了建筑及建筑构件的系统化与标准化。这种做法使得建筑构件乃至建筑,都可以实现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大大提高了建筑速度。

④建筑中的装饰因素被排除在外。此外,建筑的造价与讲求实用的功能性也将装饰视为一种不必要的设置。建筑中的色彩也主要以黑、白、灰等单纯、中性,或建筑材料本身的颜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