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华大学人文学院835政治学原理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意识形态
【答案】在任何政治文化系统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个政治系统试图说服社会成员、取得后者的认同和支持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权威阐释系统,是一种能够提供政治认同和引导民众政治态度的符号模型。它构成了一个政治系统中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2. 政治协调
【答案】政治协调是政治指挥的一种力一式。政治指挥是政治权力按照特定政治规划和目标,凭借政治组织,支配和协调社会成员以实现政治决策的行为。政治协调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不同形式的协调,以达到合作协力的目的。政治协调一般包括权威性协调和沟通性协调等等。
3. 理性选择理论
【答案】理性选择理沦的源头是运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政治问题的公共选择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坚持一种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坚持从个体出发来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它首先假定了一个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然后再在各种可能的情景下来计算和演绎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行动的个体可能面临的选择及其行动方案。
4. 国家结构形式
【答案】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按照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
①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十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
②复合制国家,是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如共和国、州、盟、邦)等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按照其联合程度不同,复合制国家又有联邦制和邦联制之分。
5. 政治参与
【答案】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政治参与有以下儿个特点:①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②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③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④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⑤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二、辨析题
6. “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试评述。
【答案】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1)这是人类政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对于政治的一种朴素看法。其代表主要有:中国儒家学说认为政治与道德是一体两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从道德到政治的内外统一逻辑。其对于政治的阐释寄托着对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价值的追求。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政治的本质问题在于“正义”,因此,他的理想国就是“正义”之国,提倡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美德。亚里十多德则把政治等同于“最高而最广的善”,认为它是人们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这种观点从道德和价值角度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指出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显示了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目的的把握,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和活动的道德衡量标准。这种政治观在很大程度上蕴含着人们对于政治生活超越现实的追求和要求,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政治观。
(3)但是,这种政治观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解释政治,必然使得政治具有神秘和思辨的色彩,因而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政治价值背后的社会本质内容。
7. 在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比两党制好。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1)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
①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利益结构。
②各种不同的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发展成熟程度。
③不同的国家政体。
④不同的选举制度。建立在这几个因素上的政党制度才是适合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2)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对峙制”。它主要是指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由于两大政党往往势均力敌,在竞选过程中激烈角逐、你争我夺,而且在竞选以后,执政党和在野党也相互对峙,不断攻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竟争制”或“两党对峙制”。英美等国之所以实行两党制,主要跟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选举制度有关。
(3)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竞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因而这种多党制又叫做“多党并立制”。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一般是因为:
①党派林立,党派情况复杂;
②内阁更迭频繁,政局不稳;
③政党不断组成政党联盟,而且随着政局发展,政党联盟又不断发生新的分化组合。
综上所述,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政党制度之间并无优劣之分。
三、简答题
8. 什么是政治发展?
【答案】就广义上讲,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向更高级形态的变迁过程。从狭义角度讲,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内部结构、体制、功能和运作的科学化、合理化。政治学研究的政治发展,卞要集中在狭义的概念,即政治体系内部的政治发展。
作为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变迁,政治发展既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也是一种手段。一方面,政治发展客观反映了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体系的实际变迁运动,揭示了政治结构、体制和政治体系运作的具体变化,是现代化的政治结果,这种结果既有积极的、正面的效应如政府能力的提高、民主法制的建设,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效应如政治衰败、政治不稳定。另一方面,政治发展被视为政治现代化的手段,通过政治发展建立一个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政治体系,支持社会和经济发展。因此,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角度讲,政治发展研究集中于合理的发展目标、发展的方式和道路。
9. 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在国际政治中,国际法具有其特定的积极作用,概括地讲,这些作用主要是:
(1)国际法是保障有序的国际政治关系的法律条件。在正常情况下,国际政治关系的有序性,是国际政治活动和交往得以顺利进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国际法一方面为这种有序性提供了基本规范和准则,另一方面则以其特定的约束力,为这种有序性创造了特定的保障性条件。
(2)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就其内容来讲,国际法规定的是国家在国际政治和其他国际性活动中应该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国际法的这种内容特点,使得国家在国际政治关系和活动中所应该承担的义务和应该享有的权利,具有了稳定、确定和明确的依据,从而便于国际政治行为责任的划分和对于实际行为的相互监督。同时,国际法可以使国家在国际政治活动中明确合法作为与不合法作为的界限,从而使得判定其实际政治行为具有法律依据。
(3)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了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在国际政治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纠纷是经常发生的,国际法为判定这种矛盾、冲突和纠纷的是非、责仟提供了基本的参照系。同时,国家之间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和纠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以政治方式解决,乃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方式。在以政治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纠纷的过程中,国际法即是国家之间进行谈判、协商,乃至提交第三方进行仲裁的原则性基础。
(4)国际法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国际法规定了国家之间处于战争状态时的基本行为规则和原则,这就确定了国家之间在对抗和战争条件下应该遵循的国际政治行为的合法范围、方式和规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战争和对抗的恶性发展。
10.为什么说改革是一项比革命更加艰巨的工程?
【答案】(1)改革者既要反对保守者,又要反对激进者。保守者会阻挠改革的进程,而激进者则有可能过于急躁而把改革引向失败。改革者应当采取弹性政策,尽量使其政策具有最大的适应性。革命者的目标很明确,竭力使政治两极化,政治问题简单化,以分清敌我阵线。革命者是在分裂社会力量,而改革者要驾驭各种社会力量。因此,改革者应该具有比革命者更高超的政治才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