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934比较文学理论之比较文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根据罗斯玛丽·帕特南·童的分类,女性主义有哪些思潮流派? 试举出其中五种: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激进女性主义;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社会性别女性主义;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解析】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在其代表作《女性主义思潮导论》中将女性主义的思潮流派分为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激进女性主义;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社会性别女性主义;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后现代女性主义; 全球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
2.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主要包括文学和艺术、宗教、_______、_______、科学等学科的比较研究。
【答案】心理学; 哲学
【解析】跨学科研究,又称科际整合,是指对于文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它包括文学和其它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文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及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主要包括文学和艺术、宗教、心理学、哲学、科学等学科的比较研究。
3. 精神分析学的文学和艺术批评,其理论基石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_______创立的精神分析学。
【答案】弗洛伊德
【解析】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作品充分体现了现代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学在文学方面的影响,此外,还有表现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流派,甚至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同样受精神分析学的影响。
二、简答题
4. 如何进行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
【答案】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可以分为文本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部分:
(1)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文本外部研究
①必须研究在作家创作的那个年代整个社会对异国的看法,也就是研究形象是如何社会化的。这一研究基本上在文学文本之外进行,它要求研究者尽可能多地去掌握与文学形象平行的、同时代的证据。
②要对文本外的作家进行研究
a. 作家有关异国的信息来源,是亲自到过异国还是利用二手材料;
b. 作家创作时的感情、想象和心理因素。这些因素细微而复杂,必须仔细鉴别;
c. 要研究作家所描写的异国与现实中真正的异国到底是什么关系,是真实的再现,还是带有不同程度的美化或丑化。
③文本外部研究还要做大量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文学社会学研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学研究,但是比较文学研究从来就不局限在文学范围之内。
(2)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文本内部研究
①词汇
词汇是构成“他者”形象的原始成分,对此我们应进行鉴别。除了研究一个文本中出现的词汇外,还应特别关注那些在多个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汇。这一研究往往与套话研究相互关联。
②等级关系
形象学研究的重点不应在于追问形象塑造本身是否真实,而在于是否能够寻觅出异质形象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心理倾向、价值评判等。在这样一种深度的开掘之中,我们会发现“我”与“他者”之间隐藏着一种怎样的等级关系。具体说来,可以从时间、空间和人物体系来着手进行研究。
③故事情节
在这里,形象往往是一个故事。故事情节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是那些具有某种规律性的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息。
5. 简述文学与宗教的互渗为比较文学进行跨学科研究所提供的学术背景及可能性。
【答案】文学与宗教的互渗为比较文学进行跨学科研究所提供的学术背景及可能性主要表现为:
(1)文学与宗教的交叉互渗关系在西方欧美和东方中国都是共同的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主张从文学与宗教的交叉互渗中寻找双方共通的规律,这种共通规律也是从文学与宗教的差异性中显现出来的。
(2)希腊精神原型与希伯莱精神原型共同构成了西方文明生成发展的两大源头
希腊精神是哲人的思考,而希伯莱精神则是宗教的信仰,由于中世纪在西方文化发展史卜形成漫长的统治,所以在历史的早期,宗教即携带着它的信仰渗透于文学的创作和批评中,成为西方文学研究者和比较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在基督教神学这里,宗教把哲学与文学统一在自身的信仰下发展,宗教、哲学与文学是共生的。
(3)中国以儒、道、释统称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在这种统称中我们已经无法把文学从儒、道、释三种宗教形态中界分出来,可以说,儒、道、
释除了释放他们的哲学思想以外,作为三种宗教文化形态己经在最大的外延上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批评两个方面,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文学作品、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作家、批评家及所操用的术语都深受儒、道、释在哲学和宗教层面上的影响。
6. 为什么说原始思维的互渗律是支撑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学术理论?
【答案】之所以说原始思维的互渗律是支撑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学术理论,原因在于:
(1)原始思维的互渗律
原始思维的互渗律是指在东西方古代时期不同的阶段,虽然文学、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等这些表述社会行为的话语在某种相对的意义上已分立使用,但是,作为学科的独立系统还远远没有走向自觉,所以基本上是混生未分类的,相互之间有着原始互渗及多维意义链的交叉关系。这种混生未分类的社会行为正是古代时期人类思维原始性的反映。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上,人类思维的原始性互渗律积淀在历史中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
(2)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主张文学与哲学的比较研究、文学与宗教的比较研究、文学与心理学的比较研究、文学与历史的比较研究、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等。这种比较研究必须是立足于哲学、宗教、心理学、历史和其他艺术门类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基础上展开的,但是,这些学科之间所涉及的互渗内涵在学科呈现出独立性和系统性之前,己经有着漫长的发展史,这些浸融在发展史中的互渗内涵与文学有着密切的意义联系,为当下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学术背景,所以原始思维的互渗律成为了支撑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学术理论。
7. 为什么说后殖民批评在研究视域上为比较文学注入了新鲜的学术生命力?
【答案】之所以说后殖民批评在研究视域上为比较文学注入了新鲜的学术生命力,原因在于:
(1)比较文学在研究视域上是在“四个跨越”的选择中展开自己的研究。后殖民批评的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内质是当下国内学术界众所周知的,同时后殖民批评还具有跨学科性。
(2)后殖民主义的源起基地是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却广涉一系列学科,它是当下学术研究中最有影响力、扩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因此,20世纪90年代取道于欧美学界在中国大陆崛起的后殖民批评给当下比较文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学术生命力。
8. 为什么说译介学应是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答案】译介学的理论属性因时代、理论层面或视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当代译介学研究的特点是以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强调理论渗透、注重跨学科整合以及宏观的文化整合阐释。其特点呼应了当代学术主流,主要从方法论入手,强调科学范式的学科整合能力、宏阔的理论视野和深邃的理论背景。
(2)译介学本身也具有工具性,因为它可以为多元文学世界提供文本平台。
(3)从本体论的另一个角度看,译介学本身亦具本体性,因为由于译者的介入,翻译本身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