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614普通物理(海洋)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解释家用喷雾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活塞在喷雾器的小圆筒中运动,会使里面的气体流动,使得里面的压强变小,而别的地方的压强不变, 因此就会有压强差,然后大气压就把药水压了上来。而上来的药水又碰到了气流,这样,药水就会被“打”成雾状。

2. 是否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区分物体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如果不能,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区分实像 和虚像?

【答案】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来区分物体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以用接收屏来观察,如果能在接收屏上成像则为实像,否则为虚像。

3.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地球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则关于卫星的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正确?

(1) (2) (3) (4)

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对地球中心的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对地球中心的角动量不守恒,动能守恒。

【答案】(3)正确。

4. 驻波和行波有什么区别?驻波中各质元的相位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相位没有传播?驻波中各质元的能 量如何变化的?为什么说能量没有传播?驻波的波形有何特点?

【答案】(1)行波是指振动的传播,在波线方向上波形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而驻波是由两列同振幅但传播方 向相反的相干行波合成的,在波线方向上波形不随时间变化。

(2)驻波中两相邻波节间各质元的相位相同,一波节两侧的各质元相位相反。 (3)因为驻波没有波形的跑动,

驻波方程中没有以没有相位的传播。

(4)在驻波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形成了能量交替地从波腹附近转向波节附近,再由波节附近转回到波腹附近。

(5)因为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过程中,总能量保持不变,所以没有能量的定向传播。 (6)驻波出现时,弦线上将会出现始终静止不动的点,称为波节;而有些点的振幅始终最大,称为波腹。在每一段介质中,两端波节始终不动,它们之间各点做振幅不同但相位相同的简谐振动,每段中间的点的振幅最大,这些点即是波腹。从波腹到波节,振幅逐渐减小,波节处振幅减小到零。

因子,不存在振动状态的传播,所

5. 若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具有同样的动能,哪个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较大?

【答案】根据经典力学动能公式罗意波长为

和德布罗意波长公式

,可得到电子的德布

。因为

可得到

,同理,

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即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较大。

6. 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也相同,若两个振动的振动相位关系为反相,则合振动的振幅为多少?合振动的初相位为多少?两者为同相关系又如何?

【答案】合振幅为两者振幅之差,初相位取决于两者的初相位;若为同相,合振幅为两者之和。

7. 若有一块金属表面的平整程度需要检验,你可否利用光学的方法提出一个可行的检验方案?并请解释你 所提方案的基本原理。

【答案】类似图所示的方法,将一块标准的光学玻璃与待测金属构成一个劈尖,通过观察劈尖条纹的形状 可以检验出金属表面的平整程度。其应用的原理就是劈尖干涉条纹所对应的等厚干涉条纹的特点,即厚度相同的 那些位置对应同一干涉条纹的特点。

8. 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足够高,是否能看清任何细小的物体?

【答案】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足够高,也不一定能看清任何细小的物体。因为要看清细小物体 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放 大能力,还要有足够的分辨能力,才能把微小物体放大到清晰可见的程度。

9. 试说明:

(1)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加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 (2)当线圈中的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为什么? 【答案】(1)相反;

(2)相同。根据楞次定律可知,这两种情况下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都将阻止引起感应电动势的原因,由此可以得出相应结果。

10.悬浮的气球下面带有吊篮,人开始在吊篮里,且气球和人都保持静止,后来人开始沿着吊绳向上爬,问气球是否运动?

【答案】气球会向下运动。可以将人和气球看成一个整体作为研宄对象,由题目条件可知,

其受合外力为零,因此整体的运动状态应该保持不变。因为人向上运动,所以为了保持整体的重心不变,气球会向下运动。

二、计算题

11.单缝缝宽为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缝宽的一半覆盖一相对位型掩膜,使入射光经掩膜后相对狭缝的另一半产生的相移。

(1)试求夫痕和费衍射的强度分布公式; (2)设缝宽

试画出强度分布曲线。

中心间距为

的双缝,它们各自在方

【答案】(1)如图1, 把整个狭缝看作两个宽度为向的衍射光振幅相同。由单缝衍射公式,为

式中:

为一半狭缝在

方向的合振幅,式中

两束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为

相干叠加后的合振幅平方即为光强,为

可见,强度分布比不覆盖掩膜的情况多了一个

因子。

图 1

(2)当

时,有

图2中画出了

加掩膜造成 的相移后,中央大了一倍。

变化的曲线,后者乘常量即是强度分布曲线。

为作对比,也画出了不覆盖掩膜时单缝衍射的强度分布曲线(图2中最下面的曲线)。可以看出,

’位置不是衍射极大而是衍射极小,另外中央相邻极小的间距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