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大学医学院841分子生物学B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单顺反子mRNA (monocistronic mRNA)和多顺反子mRNA (polycistronic mRNA)。
【答案】单顺反子mRNA 是指能翻译成一条肤链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 )来自单顺反子; 多顺反子mRNA 是指两个以上相关基因串在一起转录所得到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 ),多顺反子mRNA 一般可同步翻译产生功能相关的多个蛋白质或酶。
2. 基因超家族
【答案】基因超家族是指一组由于序列的同源性通过序列比对可以彼此匹配而相关的基因。判定同源的主要标准是核苷酸残基的保守性,并参考功能的相似性。
3. 密码子偏爱性(codon preference)
【答案】密码子偏爱性是指不同种属的生物对简并密码具有不同的使用频率的现象。
4. RNA 编辑(RNA editing)
【答案】RNA 编辑是指某些RNA ,特别是mRNA 前体的一种加工方式,如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导致DNA 所编码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因为经过编辑的mRNA 序列发生了不同于模板DNA 的变化。
5. 移码突变(frameshi Kmutation)
【答案】移码突变是指由于单个碱基或者非三的整倍数的碱基的插入或缺失引起的从突变位点开始整个可读框的改变,从而产生完全不同的一系列氨基酸的突变。
6. tmRNA
【答案】转移—信使RNA 。tmRNA 是指细菌体内一种修复翻译水平上受阻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反式翻译机制的核心分子,它兼具tRNA 和mRNA 的特点,在SmpB 蛋白的帮助下特异性识别携带mRNA 缺失体的核糖体,在核糖体蛋白S1的传递作用下结合在A 位点上,一方面延续被中断的mRNA 上的遗传信息,一方面终止蛋白质的合成,释放被束缚的核糖体和tRNA 进入新的翻译过程。
7. SD 序列(Shine Dalgamo sequence)
【答案】SD 序列是指存在于原核生物mRNA 起始密码子上游7〜12个核苷酸的富含嘌呤的保守片段,能与 16SrRNA3' 端富含嘧啶的区域进行反向互补,所以可将mRNA 的AUG 起始密码
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8. Nonsence mutation
【答案】无义突变。无义突变是指由于结构基因中某个碱基的替换,使得原来编码某一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 止密码子UAA 、UGA 、UAG 中的一种,致使肽链的合成提前终止,肽链缩短,产生无活性的多肽片段的突变。
二、简答题
9. 不同人感染HIV 和HBV 在人体潜伏的实践存在很大差异,有哪些原因?
【答案】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开始出现症状和体征之间的这段时期。
(1)艾滋病潜伏期一般是1〜14年,平均6年,有的病原携带者甚至长达20年。不同个体的潜伏期之所以 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主要与患者的体征、年龄、感染途径、感染病毒的剂量及种类等因素有关。
①抵抗力、免疫功能强的个体,潜伏期相对较长;
②一般儿童潜伏期平均为1.2年,成年人8〜9年,,老年人则介于其间;
③经性接触感染的病毒剂量较小,潜伏期相对较长,经输血感染的病毒剂量较大,潜伏期相对较短;
④ 不同的种类的艾滋病病毒造成的艾滋病潜伏期不同,
如
16〜19年之久。
(2)HBV 潜伏期一般是50〜150天,平均60〜90天,最短的2周,最长的可达9个月,称长潜伏期肝炎。 肝炎的潜伏期长短也取决于病毒感染数量、感染途径及机体状态:经血感染的病毒剂量大,潜伏期较短;抵抗力、 免疫功能强的个体,潜伏期较长。
10.真核和原核细胞的启动子结构和功能及翻译起始的差异与共同点。
【答案】(1)原核和真核启动子结构和功能
①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特点:启动子区长约40bp ,-10序列是几乎所有启动子都含有的一个6bp 的序列,该六聚体通常位于转录起点上游l0bp 处,共有的-10序列是TATAT , 通常称为Pribnow 框,是RNA 聚合酶的 紧密结合位点;-35序列是另一个在大多数启动子中都可以找到的6bp 序列,该六聚体一般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35bp 处,共有的-35序列是TTGACA ,是RNA 聚合酶对启动子的识别有关序列,对转录起始频率影响最大。
②真核生物II 类启动子的结构特点:真核生物II 类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25至-30bp 处的共同序列 TATAAA , 也称为TA TA 区(Hogness 框),相当于原核生物的-10区的功能;在起始位点上游-70至-80bp 处 还有另一段共同序列CCAAT , 这与原核生物-35区相对应,称为CAAT 区。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起始点上游区的结构比较
①原核基因启动区范围较小,一般情况下,TA TAAT (Pribnow 区)的中心位于-10〜-7, 上游
造成的艾滋病潜伏期长达
-70~-10
区为正调控因子结合序列,-20〜+ 1区为负调控因子结合序列;真核基因的调控区较大,TA TAA/TA区位于 -30~-20, 而-110〜-40区为上游激活区。
②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上游只有TTGACA 区(-40〜-30)作为RNA 聚合酶的主要结合位点,参与转录 调控;真核基因除了含有与之相对应的CAAT 区之外,大多数基因还拥有GC 区和增强子区。
③原核生物RNA 聚合酶不需要大量转录因子参与,一种RNA 聚合酶能识别不同的结构基因;真核生物细 胞内由3种RNA 聚合酶,分别转录+同的基因,而且各自需要一系列转录因子参与转录起始。
(3)真核和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比较
①共同点:都需要核糖体大、小亚基,mRNA , 起始氨酰-tRNA , 翻译起始因子,GTP , Mg 等参与。
②不同点:
a.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翻译起始所需的起始因子不同,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为IF-1、IF-2和IF-3,而真核生物的起始因子为elF-l 、elF-2和elF-3。
b. mRNA模板不同,真核生物mRNA 分子5' 端有“帽子”结构,3' 端有poly (A )结构,原核生物mRNA 没有。
c. 真核生物40S 起始复合物形成过程有帽子结合蛋白eIF-4E 参与,而原核生物308起始复合物形成不需要帽子蛋白。
d. 核糖体不一样,原核生物翻译起始中是30S 小亚基,而真核生物中为40S 小亚基。e , 真核
Met fMet 生物起始复合物形成中需要Met-tRNA 而原核生物需要的是fMet- tRNA
11.假如你得到一个拟南芥突变体,表型是花发育不正常,但是发生突变的基因不属于所有已知2+的花参与花形态建成的基因,你如何研究这个基因在拟南芥花发育中的功能?你觉得这个问题有可能吗(即确实存在这样的 基因吗)?
【答案】(1)可能确实存在这样的基因,原因如下:
①这个基因可能是没有被发现的一个新的基因,所以目前尚未发现其同源基因。
②这个基因可能表达为花的发育过程中的某个信号通路因子。
(2)研究该基因的方法:
①克隆该野生型基因,然后转入突变体中看花的表型能否恢复。
②检测该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以及表达产物在细胞中的定位,同时分析基因序列中是否包含有某些功能域, 以推测该基因的功能。
③找出与该基因表达的蛋白有相互作用的其他蛋白,以推测该基因的功能。
12.正调控和负调控的主要区别。
【答案】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根据调控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负转录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