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840音乐综合理论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我国古代最早见于记载的律学家是( )。
A. 夔
B. 伶伦
C. 伶州鸠
D. 管子
【答案】C
【解析】中国周景王(公元前544~前520在位)时的乐官。据《国语. 周语》记载,周景王在公元前522年曾问乐律于伶州鸠。他的回答成了中国乐律学史上最早的名篇。伶州鸠除了借论乐来讽谏景王不要“匾财用,罢民力,以逞淫心”外,还讲了许多乐律学知识。他按六阳六阴的顺序列举了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12个律名。这是十二律名见于典籍的最早的完备记载。州鸠在答景王问“何谓七律”时,他将七律的出现和周武王伐封的时期联系起来。
2. 古琴共有( )徽位。
A.7个
B.9个
C.11个
D.13个
【答案】D
【解析】古琴共有十三个微位,装饰以金玉的圆点来标示其泛音音位,演奏时以指触弦,即十三音也。
3. 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是( )。
A. 三分损益
B. 五度相生
C. 隔八相生
D. 新法密率
【答案】A
【解析】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三分损益法,己计算出五声音阶的律度。三分损益包含两个含义,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根据某一特定的弦,去其1/3,即三分损一,可得出该弦音的上方五度音;
将该弦增长1/3,即三分益一,可得出该弦音的下方四度音。从一律出发,将上述两种方法交替、连续使用,各音律得以生成。
4. 《大夏》这部乐舞又名( )。
A. 《九歌》
B. 《夏乐》
C. 《夏籥》
D. 《九韶》
【答案】C
【解析】大夏又称夏籥,是中国夏朝之前非常著名的一个大型汉族舞乐。《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当中记载到:“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 ……于是命皋陶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
5. 孔了曾跟随以下哪位乐师学习琴曲《文王操》( )。
A. 师旷
B. 师乙
C. 师涓
D. 师襄
【答案】D
【解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擅击磬,也称击磬襄。也有一说是卫国乐官,亦称师襄子。孔子的老师之一,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史记》里说他“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师文曾从他学琴,《史记. 孔子世家》、《韩诗外传》也都说孔子曾从他学琴。
6. 目前所见我国第一部器乐合奏谱是( )。
A. 《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
B. 《纳书楹曲谱》
C. 《弦索备考》
D. 《九官大成谱》
【答案】C
【解析】《弦索备考》是目前我国所见第一部器乐合奏曲谱集。《弦索备考》是中国器乐合奏曲谱集。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编。有嘉庆十九年抄本,用工尺谱记写,收有13套以弦乐器为主的合奏乐曲。
7. 以下论著不属于类书的是( )。
A. 《通典》
B. 《艺文类聚》
C. 《初学记》
D. 《册府元龟》
【答案】A
【解析】类书,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例如《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A 项,《通典》书名,唐杜佑撰,二百卷。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B 项,《艺文类聚》是现存较早、较完整的汉民族大型类书,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给事中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C 项,《初学记》,古代汉族综合性类书。共三十卷,分二十三部,唐代徐坚撰。此书的编撰原为唐玄宗诸子作文时检查事类之用,故名《初学记》。D 项,《册府元龟》,北宋四大部书之一,政事历史百科全书性质的汉族史学类书。
8. 我国最早一部具有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理论著作是( )。
A. 《陈旸乐书》
B. 《词源》
C. 《乐记》
D. 《乐府传声》
【答案】C
【解析】《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理论著作,内容包括音乐思想、音乐创作、器乐演奏、乐器制作、乐律研究、音乐人物、音乐言论等音乐领域极其广泛的问题。
9. 中国古代将收集民歌叫( )。
A. 收藏
B. 采律
C. 采风
D. 踏青
【答案】C
【解析】在我国古代,“采风”的含义主要是指采集民歌。
10.由姜夔填词的《玉梅令》,其曲调作者是( )。
A. 萧德藻
B. 杨万里
C. 范成大
D. 辛弃疾
【答案】C
【解析】《白石道人歌曲》词调17首中,《醉吟商小品》和《霓裳中序第一》是传统大曲的摘篇,《玉梅令》是范成大的作品,其余皆是白石自度曲。
二、简答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