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现代农业经济学(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你认为该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答案】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主要包括:

(1)构建市场经济制度

市场是农民配置农业资源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离不开政府对传统农业的宏观调控。政府制定有效的市场经济制度、向农民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和加强市场的设施建设将会更加有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建立有效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制度

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需要构建农业合作社、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但不能否定农业的家庭经营,必须建立在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具备了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因而土地政策将从公平优先转变为效率优先,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仍然是建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更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提高农业技术进步水平

传统农业改造过程中的农业技术进步要特别注意技术选择。要素稀缺导致要素价格变化,要素价格的变化导致技术进步的变化,实现廉价的投入品对昂贵的投入品的必要替代。适应传统农业转变的政府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农业适用技术的提供是十分必要的。

(4)加强农民人力资本投资

农民如何有效地利用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涉及到农民接受新要素的条件、时机和学习能力等。 学习新知识的途径有:

①通过沿用己久的方式在试验或错误中去学习;

②通过生产新要素的企业或农业技术推广站这样的政府机构或农民自己进行培训而学习; ③通过教育学习,这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方法,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2. 什么是良好操作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国际标准体系、食品可追溯体系?

【答案】(1)良好操作规范(GMP )

良好操作规范是一种特别注重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良好操作规范在食品中的应用,即食品GMP 。

良好操作规范解决食品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卫生问题。从食品生产至消费的每一环节都应有它的良好操作规范。食品良好操作规范是实现食品工业现代化、科学化的必备条件,是食品优良品质和安全卫生的保证体系。

(2)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 )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有重要危害的一种系统性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控制化学物质、毒素和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HACCP 是一个评估危害并建立控制系统的工具,其控制系统是着眼于预防而不是依靠最终产品的检验来保证食品的安全。HACCP 适用于从食品的最初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食物链,在对人体健康危险的科学证据指导下进行。实施HACCP 有提高食品的安全性等收益,同时还有助于政府部门实施监督,并促进国际贸易。

(3)国际标准体系

1947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90多个国家级标准团体参加组织的、世界上最大的具有民间性质的标准化机构。其主要活动包括:

①制定全球协调一致的国际标准;

②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

③报道国际标准化的交流情况;

④同其他国际性组织进行合作共同研究标准化问题。

IS09000系列标准具有权威性,它的作用在于取得丁IS09000系列标准的认证,就等于取得了该项产品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4)食品可追溯体系

①食品标准委员会认为“追溯能力/产品追循”是指能够追溯食品在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任何指定阶段的能力。欧洲主张使用追溯能力; 美国主张产品追循。

②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可追溯性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

③可追溯性是利用己记录的标志(这种标志对每一批产品都是唯一的,即标志和被追溯对象有一一对应关系,同时,这类标志己作为记录保存)追溯产品的历史(包括用于产品的原材料、零部件的来历)、应用情况、所处场所或类似产品或活动的能力。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案】(1)初创阶段(1990一一1993年)

1990年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以及1991年3月在该批发市场签订了第一份小麦远期交易合同等,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育的可能性。这一阶段农产品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

(2)清理整顿阶段(1994一一1996年)

中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快速增长,但是,由于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盲目发展和不规范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1993年11月国务院开始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工作,具体包括:初步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清理整顿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 初步清理整顿交易品种; 规范期货市场运作等。

(3)调整阶段(1997一一2000年)

经过前一阶段的整顿,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始进入相对平稳的试点发展时期。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中国期货市场的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构建起来。在整个调整时期,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量持续下降,农产品期货交易也在不断萎缩,但农产品期货仍占中国

期货市场成交额的绝大多数。

(4)规范发展阶段(2001年以后)

国家重大会议持续关注期货市场问题。从2001年开始,期货市场逐步趋予活跃,出现恢复性增长。2007年3月起,国务院和证监会陆续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4. 如何看待关于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争论?

【答案】(1)农业大生产与小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待小农经济。

(2)农业大生产与小生产孰优孰劣之争常与农业经营规模大小优劣混在一起:农业经营规模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为确定农场最佳规模、为农场选择土地面积和投资数量提供依据,这种比较是同质比较; 农业大生产与小生产研究的目的是要来说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优劣。

(3)大农论与小农论之争的实质在于农业生产应采取那种社会经济形式,用来作为农业政策选择的依据,或为农业政策进行理沦辩护,而不是纯粹的学术理沦之争。

(4)资本主义国家大小农场争论的实质

资本主义国家关于小农场与大农场的规模绩效之争,是对于家庭农场与雇工的大农场优劣之争。争论双方在实质上代表着这两种农场的利益,涉及到政府的政策取向。理论之争的背后是某个社会群体利益,而争论的表现却是农场规模的经济效益的比较。

(5)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大小生产争论的实质

小农论者被视为反对集体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往往涉及到政治路线斗争,所有的文章都论证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政策造成思潮,思潮形成观点,观点推动研究。用大小优劣的观点来支持规模经济效益的研究,所要证明的是政策正确性。

5.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转移有什么特点和困难?

【答案】(1)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①以往人口政策的失误

实行计划生育前中国出现两次生育高峰; 实行计划生育后由于适龄生育人口过大及政策落实不够得力,从1982~1996年又出现了第三次人口生育! 旬峰,近些年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有较大降低,但仍偏大。由于人口的持续增加,使得中国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长期处于上升阶段。

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劳动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无效劳动时间减少,农业劳动力实际需要量减少; 同时,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劳动者借助于农业机械、电力等,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节省了一些劳动力。

③耕地的减少

由于二、三产业、城市化及道路建设等的发展占地,以及对耕地保护不利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量逐年下降,土地对劳动力的吸纳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