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

关键词:学习者地位 老师角色 历史教学

  摘要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中心,课堂的主宰者。学习者学习资源主要为历史课本,教学方式为教师讲,学习者听;教师问,学习者答;教师写,学习者抄。在教学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者,评价依据就是考试分数。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学习者缺乏对历史课学习的兴趣,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也不利于学习者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历史创新意识。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社会和市场对人才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述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再实施了。广大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和学习者特点研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能付诸实施的教学方式。
    本人根据多年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在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期间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总结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学历史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和家长的问卷调查满意率达到96%,实验证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学历史教学在提高学习者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方面实验班明显高于对比班。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其中心是学习者,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历史资料的收集者、选择者、整理者,历史问题的发现者、探索者,历史角色的扮演着,历史情境的创设者,历史知识的建构者。学习者通过在独立学习研究基础上合作与对话、交流与争辩,相互分享资源,倾听对方观点,激发自己灵感以达到巩固与丰富历史知识,培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在收集整理历史资料、探究发现历史问题过程中激发了学习者学习历史的动机,培养了学习者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在此过程中也逐渐掌握了学习研究历史的方法,为今后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通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实施,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当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学历史教学不是不要教师,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把握知识重点,认真备写教案,精心设计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精讲,把重点知识、学生理解难度大的问题讲深讲透,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引领学习者学习历史知识的促进者、合作者,是学习者学习的伙伴。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学历史教学的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家长、学习者、社区等多元主体。评价内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依据。学业成绩要把平时、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开展课外活动情况,学习研究成果综合起来,把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并建立学习者个人成长档案袋,对学习者进行综合全面动态的评价。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常法,但不能无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学历史教学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把现代教育教学、历史学基本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相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目前这一模式还在实验完善阶段,对历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还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研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