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年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域名
【答案】域名是指对应于互联网数字地址(IP 地址)的层次结构式网络字符标识,是进行网络访问的重要基础。换句话说,域名就是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地址。
2. 营销分析系统
【答案】营销分析系统是企业以一些先进技术分析市场营销数据和问题的营销信息子系统。完善的营销分析系统通常由资料库、统亡}库和模型库三部分组成。
3. 市场营销计划
【答案】市场营销计划是企业指导、协调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依据。企业要为甸一次的市场营销活动精心准备计划,并分析、预见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思考防范措施。
4. 市场竞争
【答案】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中同类经济行为主体为着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排斥同类经济行为主体的相同行为的表现。市场竞争的内在动因在于各个经济行为主体自身的物质利益驱动,以及为丧失自己的物质利益被市场中同类经济行为主体所排挤的担心。
5. 宏观营销环境
【答案】宏观营销环境是指会对企业营销活动造成市场机会或环境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人口、经济、自然、技术、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企业及其微观环境的参与者,无不处于宏观环境之中,如图所示。
宏观环境力量
6. 市场营销审计
【答案】市场营销审计又称“市场营销稽核”、“市场营销审核”,任务是对环境、目标、战略和市场营销活动等独立、系统、综合地进行定期审计,以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改进工作和计划的建议。
二、简答题
7. 什么是广告? 广告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1)广告是指广告主以促进销售为日的,付出一定的费用,通过特定的媒体传播商品或劳务等有关经济信息的大众传播活动。广告是以广大消费者为广告对象的大众传播活动; 广告以传播商品或劳务等有关经济信息为其内容; 广告是通过特定的媒体来实现的,并且广告主需对使用的媒体支付一定的费用; 广告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商品销售,进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广告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真实性。广告的生命在于真实。虚伪、欺骗性的广告,必然会使企业的信誉丧失。广告的真实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广告的内容要真实,即广告的语言文字要真实,不宜使用含糊、模棱两可的言词; 画面也要真实,并且两者要统一起来; 艺术手法修饰要得当,以免使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另一方面,广告主与广告商品也必须是真实的,不应是虚构的。企业必须依据真实性原则设计广告,这也是一种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②社会性。广告是一种信息传递,在传播经济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了一定的思想意识,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文化、社会风气。从一定意义上说,广告不仅是一种促销形式,而且是一种具有鲜明思想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广告的社会性体现在:广告必须符合社会文化、思想道德的客观要求。具体说来,广告要遵循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令和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培养人民的高尚情操,严禁出现带有中国国旗、国徽、国歌标志、国歌音响的广告内容和形式,杜绝损害我国民族尊严的,甚至有反动、淫秽、迷信、荒诞内容的广告。
③针对性。广告的内容和形式要富有针对性,即对不同的商品、不同的目标市场要有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山于各个消费者群体都有自己的喜好、厌恶和风俗习惯,为适应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广告要根据不同的广告对象来决定广告的内容与形式。
④感召性。广告是否具有感召力,最关键的因素是诉求主题。广告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广告的诉求点必须与产品的优势点、与目标顾客购买产品的关注点一致。产品有很多属性,有的是实体方面的(如性能、形状、成分、构造等). 有的是精神感受方面的(如豪华、朴素、时髦、典雅等),但目标顾客对产品各种属性的重视程度并不一样。这就要求企业在从事广告宣传时,应突出宣传目标顾客最重视的产品属性或购买该种产品的主要关注点; 否则,就难以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⑤简明性。广告的受众对象是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因为广告量增多,而消费者接受和处理信息量的能力有限,广告不应给受众带来太大的视觉与听觉卜的辨识压力。简短、清晰明了地
点明品牌个性是品牌广告设计的客观要求。显然,注重了简明性的广告,使广告接受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广告主的传播意图,了解品牌个}h},有利于提高广告传播效果。
⑥艺术性。广告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广告把真实性、思想性、针对性寓于艺术性之中。广告利用科学技术,吸收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各学科的艺术特点,把真实的、富有思想性、针对性的广告内容通过完善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告像优美的诗歌,像美丽的图画,成为精美的艺术作品,使人受到感染,增强广告的效果。这就要求广告设计要构思新颖,语言生动、有趣、诙谐; 图案美观大方,色彩鲜艳和谐,广告形式要不断创新。
8. 国际战略联盟有哪些类型? 如何成功运作国际战略联盟?
【答案】(1)国际战略联盟的类型
国际战略联盟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分类:
①按合作的组织形式分为非股权联盟和股权联盟。
a. 非股权联盟。指两个以上的国际企业不涉及股权参与,而是借助契约建立的合作形式,如许可证、特许经营权、技术交流协议、排他性的分销协议等。它又分为非正式国际合作联盟与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两种。非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卜公司之间签订的小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所形成的战略联盟; 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企业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所形成的战略联盟。
b. 股权联盟。指两个以上的国际企业涉及股权参与的合作形式,其中又分为国际合作企业和有限持股联盟两种形式。国际合作企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企业建立新的合资公司,并围绕共同的战略日标开展工作,如建立新企业合作生产或开展物流; 有限持股联盟由某一国际企业少量参股其联盟企业,以加强其与联盟企业的关系。
②按合作领域的差别分为技术联盟、市场联盟和生产联盟。
a. 技术联盟,指企业在技术开发、技术交流和分享方面的战略联盟;
b. 市场联盟,指基于市场的资源所建立的联盟,如企业与具有广泛分销渠道的企业的联盟; c. 生产联盟。指企业在生产运营领域进行合作的联盟。
(2)国际战略联盟的成功运作
成功的国际战略联盟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选择合作伙伴。指优秀的战略伙伴是成功的战略联盟的基础。在选择战略伙伴中,要认真分析企业自身及对方的竞争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和互补联合。失败的战略联盟往往是强弱的联合,弱者往往不能提供有效的资源促进联盟的发展,结果往往被强者抛弃或兼并。
②决定组织构架。指根据对自身的认识和对对方的分析,结合所处的竞争环境,谨慎地决定合作的组织形式。一般而言,非股权联盟组织灵活,便于应对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但往往组织松散,不容易深入凝聚联盟各方的力量; 而股权联盟相对组织紧密,易于组织,但不容易应对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
③协调战略目标。指在战略联盟运行中,要保持联盟各方特别是高层的接触和沟通,建立相互的诚信合作机制,及时协调战略目标,保证联盟的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