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最新)2016年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和市场营销、竞争战略、创业管理之市场营销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选择性扭曲

【答案】选择性扭曲是指人们有选择地将某些信息加以扭曲,使之符合自己的意向。受选择性扭曲的作用,人们在消费品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往往忽视所喜爱品牌的缺点和其他品牌的优点。

2. 独资经营

【答案】独资经营方式是企业在国外单独投资兴办企业,独立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3. 技术质量

【答案】技术质量是指服务过程的产出,即顾客从服务过程中所得到的东西:对此,顾客容易感知,也便于评价。

4. 合约管理

【答案】合约管理(managementcontrac 幼是指通过签订合约的方式,由国际营销企业向外国企业提供管理知识和专门技术,并提供相应的管理人员,参与指导外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合约管理方式是通过提供管理这种技术和服务的方式而得到回报的。

5. 选择性注意

【答案】选择性注意是指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对其他刺激加以忽略。人的感官每时每刻都可能接受大量的刺激,而知觉并不是对所有刺激都做出反应。知觉的选择性保证了人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刺激的干扰,更有效地感知和适应外界环境。

6. 商标专用权

【答案】商标专用权又称商标独占使用权,是指品牌经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核准后独立享有其商标使用权。这种经核准的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受到法律保护,其他任何未经许可的企业不得使用。

二、简答题

7. 试述消费者的态度生效层次与态度成分的相互关系及相应的营销策略。

【答案】(1)态度的生效层次

态度包括品牌信念、评估品牌和购买意向三种成分,在每一具体购买决策过程中,三种成分

的发生顺序和所起作用是不同的。态度的生效层次是指根据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态度三种成分之间的发生顺序和所起作用而划分的层次,可分为二种类型。

①高度参与层次,也称为标准认知层次。指消费者在高度参与时,会通过积极的搜寻信息过程发展品牌信念,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品牌,形成明确的品牌态度,做出相应的购买决策。对于这个层次的消费者,营消人员应当通过广告大力宣传产品的属性和利益,以影响消费者的信念。

②低度参与层次,也称消极参与层次。指消费者在低度参与时,会消极地形成品牌信念,不会积极地搜寻和处理信息,也没有强烈的品牌偏好,而是根据被动接受的或有限的信息做出购买决策,产生购买行为。品牌评估可能在随后才发生井且很微弱,或者根本没有发生。这给营销人员的启示是:对于低度参与的消费者,煞费苦心地传播产品属性和利益可能毫无意义,广告宣传的重点是以简洁的语言使产品品牌广为人知,而不必涉及产品的具体属性。

③经验层次。指消费者并未事先了解品牌的属性和利益,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感或想象来对产品做出整体评估,并据此采取购买行动,随后才形成对该品牌属性和利益的认识。在经验层次中,消费者对产品的形象和符号等象征意义最为敏感,并会持续不断地搜寻此类信息。经验层次表明,当某品牌被消费者感知为富有象征意义和俞说精神的产品时,认知过程就不是形成态度的中心了,营销人员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品牌评估或情感过程而不必影响其品牌信念,可以运用符号和形象激发其对产品的积极情感。

(2)态度成分的相互关系及相应的营销策略

①态度成分的一致性与营销策略。态度的三个组成成分是趋向于一致的,某个成分的变化将导致其他成分的相应变化,这种一致性的倾向成为营销策略的基础。营销人员最关心的是怎样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产品形象塑造等活动影响消费者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为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是具有一致性的。

②态度成分的差异性与营销策略。研究也表明,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以下因素能够导致品牌信念、情感和实际行为之间出现差异:消费者的需要或动机; 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消费者的其他消费欲望; 消费者品牌信念和情感的强度以及新信息的影响; 他人的影响; 购买情境的影响;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其他因素影响:对消费者态度测量的误差等。

8. 中间商的购买类型对购买决策过程产生何种影响?

【答案】中间商的购买类型包括新产品采购、最佳供应商选择、改善交易条件的采购和直接重购,对购买决策过程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l )新产品采购。指中间商对是否购进以及向谁购进以前未经营过的某一新产品做出决策,即首先考虑“买”与“不买”,然后再考虑“向谁购买”。中间商会通过对该产品的进价、售价、市场需求和市场风险等因素进行分析后做出决定。

(2)最佳供应商选择。指中间商己经确定需要购进的产品,正在寻找最合适的供应商。这种购买类型的发生往往与以下情况有关:

①各种品牌货源充裕,但是中间商缺乏足够的经营场地,只能选择经营某些品牌;

②中间商打算用自创的品牌销售产品,选择愿意为自己制造定牌产品的生产企业。国内外许

多大型零售商场都有自己的品牌。

(3)改善交易条件的采购。指中间商希望现有供应商在原交易条件上再做些让步,使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如果同类产品的供应增多或其他供应商提出了更有诱惑力的价格和供货条件,中间商就会要求现有供应商加大折扣、增加服务、给予信贷优惠等等。他们并不想更换供应商,但是会把这作为一种施加压力的手段。

(4)直接重购。指中间商的采购部门按照过去的订货目录和交易条件继续向原先的供应商购买产品。中间商会对以往的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感到满意的作为直接重购的供应商,在商品库存低于规定水平时就按照常规续购。

9. 怎样区分不同的战略经营单位?

【答案】战略经营单位是指一个企业值得专门为其制定经营战略的最小经营管理单位。

区分战略经营单位的主要依据是,其各项业务之间有无共同的经营主线。“共同的经营主线”是指目前的产品、市场与未来的产品、市场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区分战略经营单位是为了将企业使命具体化,并分解为各项业务或某一组业务的战略任务,因此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坚持需求、顾客导向而不是产品、技术导向

依据产品特性或技术区分的战略经营单位,难有持久的生命力。产品和技术总有过时、陈旧的时候,只有需求、顾客才是永恒的。比如设置一个“计算尺业务”单位,计算器问世以后,就难免陷入被动。要是依据市场导向,戈y 分一个“满足人们对小型、快速、精确计算工具的需要”的战略经营单位,就可顺理成章地向计算器发展。

(2)切实可行,不要包罗太广,否则将失去共同的经营主线

比如,依据“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划分战略经营单位,就会定义过宽。首先,可选的经营范围广泛,如市内交通,城市间交通,空中、水上运输等; 其次,顾客范围广泛,如个人、家庭、企业、机关等; 最后,产品范围也相当广泛,有各种汽车,还有火车、轮船和飞机。这些变量可以形成无数组合,产生出无数条经营主线。假如一个企业有志于这一领域,就要为每个组合、每条经营主线分别确定其经营单位; 若只有一个经营单位就会无所适从,难以有效制定经营战略。

10.试述服务定价的特点及主要定价力一法。

【答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就是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各种有关物质产品定价的概念和方法,基本上都适用于服务产品定价。由于服务的差异性和无形性特征,与有形产品相比,服务定价的策略性、灵活性要大得多。

(1)客观定价法

不论顾客种类,先设定服务单价,如每小时服务价格是多少。这种定价法的前提条件是,该项服务可以被分割,通常根据经验或市场价格水平来确定。其优点是适应固定方式的服务,易于计费,顾客心中有底; 缺点是不能反映顾客对价格的感受,固定的价格有时对某些顾客过于昂贵,对另一终顾客又被当成档次过低的服务,从而降低竞争力。

(2)主观定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