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810国际类综合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
● 摘要
目录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810国际类综合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一) ... 2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810国际类综合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二) ... 7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810国际类综合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三) . 16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810国际类综合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四) . 25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810国际类综合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五) . 32
一、简答题
1. 政治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1)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的、有计划的约束或者制约的一定方式。就是所,通过这种特殊的约束方式使政治生活的各方面都能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来运行和发展。
(2)政治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①维护现存的基本政治规范,增强人民群众对这些政治规范的认同和支持
任何国家都要以一定的政治规范来支持其存在和发展,这些政治规范一般在基本法律中加以明文规定。通知阶级要通过政治管理机关来维护这些规范,从而获得公民的自觉认同和支持。
②维护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有赖于经济发展,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也是政治统治合法化的主要手段。经济发展需要正确地领导、成功的决策,此外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需要政治管理机关去协调,实现全社会的利益平衡。因此,政治管理既包括有效的政策和决策,还包括快速化解冲突和矛盾,以实现全社会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
③促进民主政治生活
在现代社会,人民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统治者必须通过其管理机关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公民的权利的获得有赖于公民的自下而上的参与,政治管理机关需要疏通参与的渠道,以化解社会矛盾。
2. 为什么说“政治事件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
【答案】政治事件之所以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政治事件会改变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价值取向,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比如中国近代史上连续发生的列强侵华,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政治事件,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提到了社会政治生活的首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成为社会政治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2)政治事件会加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政治事件发生和发展,会把国家的命运和政治生活与每个人十分明确而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从而起到任何其他政治社会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政治动员的作用,成为人们学习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加速器。
(3)政治事件会深化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在政治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政治生活中的各种利益、意志、力量和矛盾都会比平时更为充分地显示出来,从而使人们更为明确、深刻、全面和发展地认识政治生活,获得政治知识,形成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所以,社会政治大变动时期,往往也是诸种政治学说大发展时期和各种政治风云人物大涌现时期。
3. 政治权利与权力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1)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①含义上有区别。政治权利是一种法定资格; 而政治权力本质上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是一种特定的公共权力。
②特性上各有不同。政治权利有主体的相对个体性、法定规范性、权力主体的自主性和权利义务的统一性等特点; 政治权力具有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陛、扩张延展性和多重职能性等特点。
③作用各具特色。政治权利是政治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础之一,对社会政治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有利于维护、实现和发展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 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 有利于社会成员政治积极性的发挥; 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关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关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借; 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 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且分配共同利益、规定着社会成员的利益边界和实现规则。政治权力还深刻地影响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两者之间的联系:
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利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政治权力是实现政治权利的原动力和推进器。而政治权利又是政治权力的实现形式。政治权利通过利益来实现,政治权力通过强力来实现。政治权力预设了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最终又还原了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政治权利形成的确认和保障。
4. 中间阶级兴起对社会结构产生了哪些根本性影响?
【答案】中间阶级的崛起,对于阶级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中间阶级是一个相对开放的阶级,它与职业阶层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并不排斥下层人民通过教育和职业跻身中中间阶级的可能。这样一来,以中间阶级为主导的阶级社会,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本来意义的阶级社会所具有的封闭性特征,使之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2)中间阶级的存在,使阶级社会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力平衡格局。中间阶级处于国家与下层民众之间,充当了“平衡器”,它的存在能有效地保证民众免受国家的操控,同时避免国家被大众压力所左右。
社会学者发现,中间阶级是一种在精神上相对保守、在组织上趋于稳定的力量,一个中间阶级占主导的社会往往是政治上}一分稳定的社会。在这样一种社会结构之中,利益冲突很少能上升到政治层面,它们往往停留在税收、社会福利和司法等政策层面的争执,政治斗争的焦点也从合法性
问题转移到就业、抚养权、性别等问题上,社会矛盾可以通过社会政策来调解。
5. 现代政党与政治团体的主要区别。
【答案】政党是指社会中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活动分子,为了实现某种「标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政党与其他政治团体的主要区别主要有;
(1)政党具有的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是把政府形式上的结构与社会中的各种不同成分联系起来的“纽带”。政党作为政治机构的确定性特征在于,政党是将国家机构与社会机构联系起来的机制。当政党所选择出的代表人物在国家机构中执掌权力的时候,他们将会很自然地反映来自社会的意愿,或者更准确地说,反映他们所代表的那一部分阶级或阶层的意愿。为了实现这些作用,政党发展出一系列的功能。如:目标形成,利益表达,社会化与动员,精英形成与录用等等。
(2)政党一般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以及一整套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设计的政治纲领。
政党的各种活动是直接指向政权的。以实现目标为核心,政党一般都有自己的一整套行动纲领,提出治理国家的方案或行动口号。这些纲领或主张,能够明显地标识出某一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政治特色,集中地反映它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的特殊利益。总的看来,政党的纲领是吸引支持者并把党员团结起来的旗帜。
(3)政党是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它有系统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原则。
现代政党,一般都有从中央直到基层的组织机构。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党,通常设有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主席、主席团等领导机构,有的在议会中还设有议会党团组织。政党通过这种由下而上的组织系统,将党员和积极分子组织起来,使得自身具有较强的政治行动能力。政党组织的严密与否是同党员的参与自由及民主决策互为消长的,通常一方的发展是以牺牲另外一方为代价的。所以,仟何一种政党的组织都是在追求组织效益的目标以及党员参与、党内民主决策这一日标之间平衡的结果。
(4)政党的存在受到法律的保护,具有合法性。
政党组织是以参与政权为核心目标的组织,在法律上:确定政党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政党及政党制度的成熟,各国在法律之中都对政党的法律地位作了规定,从而,赋予政党的活动以合法性。
6. 新马克思主义统治理论流派有哪些? 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新马克思主义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张一种自由社会主义,并以此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又分为工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工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①米利本德认为,尽管多元民主理论很巧妙,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并不过时,因为即使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仍然是一个拥有和控制生产资料的阶级,它凭借经济权力把国家作为统治社会的强制机器。
②在米利本德看来,国家虽然是阶级的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但是国家的行动却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任何国家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国家的自主性是相对于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