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初级会计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以下内容:①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②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③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④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分别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确定。
2. 无形资产
【答案】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①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②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③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 ④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3. 总账与明细账
【答案】总账是概括地反映各个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账户; 明细分类账是详细地反映其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账户。总账和明细账的核算内容是相同的,只是反映资金增减变化的详细程度不同。总账是明细分类账的总括资料,明细分类账是总分类账的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总分类账户称为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控制账户”,把明细分类账户称为总分类账户的“辅助账户”。由于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核算内容是相同的,因此在登记时应该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不需要设置明细分类账户的除外)。这就是说,每—笔经济业务,—方面要在总分类账户进行总括地登记; 另—方面还要在所属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详细具体的登记。
二、简答题
4. 我国现行《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
,请对此做简要评价。 整性负责”
【答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是单位负责人要会计人员造假; 二是会计资料不规范。现行《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规定体现了法人治理结构的管理理念,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信息真实性、
完整性的第—责任人,加大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明确定义为:“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单位负责人主要包括两类人员:一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如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公司制企业的董事长、国家机关的最高行政官员等; 二是非法人单位的负责人,如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等。单位负责人不是指具体负责经营管理事务的负责人,如公司制企业的总经理等。
单位责任人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代表单位依法行使职权,理应对本单位的—切事务(包括会计事务)负责,但在会计工作实际中,由于将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其他人员都作为会计责任的主体,造成了多重主体、无人负责的局面,所以,明确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有很强的针对性。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是考虑到企业单位现在普遍实行厂长和经理负责制,对会计人员实行聘任或合同制,—般来说,会计人员不会主动造假,单位负责人的授意、指使、强令是产生违法会计行为的关键因素,单位负责人以“不懂会计”等理由推托法律赋予的责任,道理上说不通,与实际情况也不符。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这不仅是以法律形式非常严肃地确立了会计事务的责任主体,而且能促使单位负责人重视会计工作,加强会计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不再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会计人员做假账,对纠正会计—信息失真,加强会计管理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强调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有利于规范会计行为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根本上解决会计秩序混乱等突出问题。
5. 若企业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的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己宣告尚未发放现金股利,对此,企业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处置该长期股权投资时,应作何会计处理? 试结合举例说明。
【答案】(1)企业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投资时,对于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应享有被授资单位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即企业在支付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对于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对方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预付款,构成企业的—项债权,其与取得的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作为两项金融资产。
举例如下:甲公司于2010年3月10日,自公开市场中买入乙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800万元。另外,在购买过程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20万元。假定甲公司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现金股利,甲公司按其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可分得3万元。则甲公司在确认该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将包含的现金股利部分单独核算,相应的账务处理为:
(2)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计入资本公积中的金额,在处置时亦应进行结转,将与所出售股权相对应的部
分在处置时自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
举例如下:A 企业原持有B 企业40%的股权,2010年5月20日,A 企业决定出售10%的B 企业股权,出售时A 企业账面上对B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构成为:投资成本180万元,损益调整48万元,其他权益变动30万元。出售取得价款70.5万元。
(1)A 企业确认处置损益的账务处理为:
(2)除应将实际取得价款与出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结转,确认出售损益以外,还
应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按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6. 影响折旧的因素有哪些? 从影响折旧的因素和折旧确定的过程分析说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含义。
【答案】(1)影响折旧的因素有:入账价值、估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入账价值和折旧年限是折旧确定的基本依据,而估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则是对年折旧额的调整。
①估计使用年限越短,年折旧额越大,—定程度上表现了会计信息的谨慎性,但是折旧年限的确定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和企业实际使用状况进行估计,滥用估计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向外界传达错误的信息,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低估企业的价值。
②—方面,采用历史成本计算固定资产的原价,有据可查,能较好的保证计提折旧的真实,另—方面,在会计中,认为估计有时占很大比重,固定资产报废使得净残值和折旧年限都需要企业财务人员专业判断,要保证折旧信息真实,就—定要结合很多因素来确定这两个因素。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也会影响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当在剩余使用寿命内根据调整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和预计净残值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④折旧的方法。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还是加速折旧法直接关系到各期折旧额的大小,直线法使得各期的折旧费用平均化,企业各期生产销售稳定的情况下各期的利润也保持稳定,而加速折旧法会使企业前期的费用较大、利润较低,后期的费用较少。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固定资产损耗特征等合理确定,才能保证企业所提供的关于折旧的会计信息的真实。
(2)在资产负债表中,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列示,而且计提折旧将计入费用,故而折旧计提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企业固定资产、会计利润等相关会计信息的恰当和真实。
7. 什么是成本? 成本与费用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1)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支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