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中西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救亡派”新音乐理论的重要开拓者( )曾发表了《中国新音乐的展望》、《论国防音乐》等文,对新音乐运动进行了理论阐述。

A. 麦新

B. 聂耳

C. 吕骥

D. 冼星海

【答案】C

【解析】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时期,吕骥发表了《新音乐的展望》、《伟大而贫弱的歌声》、《论国防音乐》、《音乐的国防动员》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阐述了群众歌曲的社会意义以及对全国音乐运动的影响。他提倡“新现实主义”,反对“伤感主义”、“自然主义”,要求创作上既要有民族形式,又要有抗日救亡的思想内容。

2. 《共产儿童团歌》是根据苏联少先队歌曲( )的部分曲调填词而成。

A. 《梦见家乡和母亲》

B. 《离别爱人》

C. 《在簧火旁》

D. 《家,可爱的家》

【答案】C

【解析】《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是共产主义儿童团歌,曲调源于前苏联少年先锋队队歌《在簧火旁》。旋律抑扬顿挫,咏唱回环往复。全曲六个乐句,每三个一组,在结构上划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的旋律各节对应,音调由弱到强,反复咏唱,形成了照应,烘托了情感,使全曲始终洋溢着革命的热情、进取精神和青春活力,具有豪迈坚定、朝气蓬勃的气质蕴含。

3. 我国近代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西式管弦乐队是( )。

A. 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乐队

B. 上海工部局乐队

C. 赫德乐队

D. 上海贫儿院乐队

【答案】D

【解析】1909年,曾志忞在贫儿院创办了管弦乐队,由冯亚雄、高砚耘负责教习。这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组织的管弦乐队。1910年6月3日,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在纪念曾铸病逝二周年恳亲暨纪念会上首次公开亮相,他们演奏犷亨德尔的管弦乐《进行曲》、莫扎特的歌剧《魔笛》选段等作品。在曾志忞等人的努力下,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很快发展成为一支规模较大的管弦乐队,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海贫儿院的弦乐队组织法荣获特奖金牌。

4. 谭小麟在耶鲁大学学习期间,师从( )学习作曲。

A. 黄自

B. 傅雷

C. 查哈罗夫

D. 欣德米特

【答案】D

【解析】1942年谭小麟从P. 欣德米特专攻作曲技术,为欣德米特的得意门生。谭小麟在美国曾多次举行中国民族乐器独奏的音乐会,欣德米特多次为他伴奏中提琴声部,并指挥演出了他的作品《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中提琴、竖琴合奏曲《罗曼斯》,及合唱曲《鼓手霍吉》等,曾在纽约产生很大影响。

5. “浦东三杰”及其琴友在上海成立的琴社名为( ),它堪称我国近代最具影响和最具贡献的古琴社团。

A. 元音琴社

B. 岳云琴会

C. 梅庵琴社

D. 今虞琴社

【答案】D

【解析】彭社卿、查阜西、张子谦,合称“浦东三杰”。此外“今虞琴社”的主要发起者还有我国著名古琴学家查夷平与彭庆寿、徐元白、庄剑丞、樊少云等人,“今虞琴社”意在使占琴学术“发扬而光大之”。琴社不仅交流古琴技艺,而且重在整理古谱,考证源流,倡导学术论说。

6. 乐歌《黄河》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 石更、辛汉

B. 杨度、辛汉

C. 石更、沈心工

D. 杨度、沈心工

【答案】D

【解析】《黄河》,1904年杨度作词,次年沈心工作曲。歌词为:“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鸟梁海,策马鸟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饶吹,观我凯旋。”

7. 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家有着“少年风流倜傥、青年为人师表、中年皈依佛门”奇特人生经历的是( )。

A. 赵元任

B. 李叔同

C. 曾志忞

D. 沈心工

【答案】B

【解析】李叔同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在音乐方面,李叔同是作词、作曲的大家,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国内最先用五线谱作曲。他在国内最旱推广西方“音乐之王”钢琴。他在浙江一师讲解和声、对位,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1905年他编辑出版的《国学唱歌集》,被当时的中小学取为教材,他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大多曲调优美,歌词琅琅,易于上口,因此传布很广,影响极大。

8. 吕骥所撰写的( )是我国40年代中国民间音乐研究的重要理论文献。

A. 《中国音乐史纲》

B.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

C. 《国乐概论》

D. 《新音乐论文集》

【答案】B

【解析】吕骥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是一篇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纲领性文献。其在半个多世纪的流传过程中,传抄甚广,转载颇盛,对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们盛赞它“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研究民间音乐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为从事民族音乐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是40年代延安民间音乐研究成果中“最重要的一篇著作”,“在中国现代音乐学研究方法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9. 代表20年代合唱歌曲创作水平的作品当数《海韵》,这首大型艺术性合唱曲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 易韦斋,赵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