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81管理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判断题
1. 效率与组织资源的利用有关,而效果则与日标达成度有关。( )
【答案】正确
【解析】“效果”是指做一件事的结果(通常指好的一面),与目标达成度有关; 而“效率”则通常是代表从事一项工作的状态或进度,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与组织资源的利用有关。
二、名词解释题
2. 负强化
【答案】强化理论包括下强化和负强化。负强化是指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此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日标的实现不受干扰。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实施负强化的方式与正强化有所差异,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即对每一次不符合组织的行为都应及时予以负强化,消除人们的侥幸心理,减少直至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3. 目标网络的内涵。
【答案】目标网络的内涵表现为以下四点:
(1)日标和计划很少是线性的,即并非当一个日标实现后接着去实现另一个目标,如此等等。日标和规划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着的网络。
(2)主管人员必须确保目标网络中的每个组成部分要相互协调。不仅执行各种规划要协调,而且完成这些规划在时间上也要协调。
(3)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在制定自己部门的目标时,必须要与其他部门相协调。有人研究得出结论,一家公司的一个部门似乎很容易制定完全适合于它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却在经营上与另一个部门的目标相矛盾。
(4)组织制定各种目标时,必须要与许多约束因素相协调。
4. 弹性福利计划
【答案】弹性福利计划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固定式福利的新员工福利制度,又称为“自助餐式的福利”,即员工可以从企业所提供的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弹性福利制强调让员工依照自己的需求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项目中来选择组合属于自己的一套福利“套餐”。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专属的”福利组合。弹性福利制非常强调员工参与的过程,希望从别人的角度来了解他人的需要。但事实上,实施弹性福利制的企业,并不会让员工毫无限制地挑选福利措施,通常公司都会根据员工的薪水、年资或家眷等因素来设定每一个员工所拥有的
福利限额。而在福利清单在所列出的福利项目都会附一个金额,员工只能在自己的限额内购买喜欢的福利。
5.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答案】(1)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的概念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是指管理者在选择了某方案后,如果将来发生的自然状态表明其他方案的收益更大,那么他(或她)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其最终选择的是后悔值最小的方案。在决策者不知道各种自然状态中任何一种发生的概率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的决策目标是避免较大的机会损失。
(2)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的步骤
①计算每个方案在每种情况下的后悔值,后悔值一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益一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
②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③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
6. 卢因的变革观点
【答案】美国行为科学家卢因提出组织变革有三个基本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是现状的解冻; ②第二阶段要转变到新的情况; ③第三个阶段是冻结新的现状。现状可以看作是一种平衡状态,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解冻则是必要的。解冻一旦完成,就可以推行本身的变革,但仅仅引入变革并不能确保它持久,需要加以再冻结才能使之保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否则,变革就很可能是短命的,员工又会返回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中。再结冻的目的就是通过平衡驱动力和制约力两种力量,使新的状态稳定下来。
三、论述题
7. 论述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的关系。
【答案】(1)古典观下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古典观所指的企业社会责任范围是相当狭窄的,企业只需并且只能对股东承担责任。在持古典观的人看来,如果一个企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股东的利益,那它就是尽了最大的社会责任; 相反,如果一个企业从事一些社会活动,或为社会利益着想而把资源从企业中转移出去,则它不仅损害了股东的利益(管理者这样做是在慷他人之}h},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所以,在古典观那里,企业的社会责任指的就是利润取向,企业的唯一日标是追逐利润,使股东的利益达到最大,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就自然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福利。
(2)社会经济观下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社会经济观所指称的企业社会责任范围很广,它包括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在多数情况下,企业从事社会责任活动要付出代价,并且很难使成本及时得到补偿,这意味着有关企业要额外支付成本,直接给当期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就是说,对非股东的利益相关者负责通常给股东的利益带来不利的影响(至少从短期看或从静态上看)。
但换一个角度看,事实上,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社会责任活动相当于投资。虽然短期内这种投资或许牺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但从长期看,这种投资由于改善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生存环境、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和减少了政府的管制等,可以使企业的收益增加,并且所增加的收益足以抵补企业当初所额外支付的成本。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在利他的同时也在利己。
因此,在古典观下,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而在古典观那里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在社会经济观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会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受到损害(承担社会责任通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换来的却是比所损害的短期利益多得多的长期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
8. 简述跨文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跨文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派出人员的甄选和培训。在选择外派人员的时候,应该尽可能选择那些具有全球经理人技能和素质的人。应该喜爱新的环境,喜欢在国外工作的挑战,不断地寻找机会学习,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并有寻找反馈和利用反馈的行为。具有冒险精神,有很强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对文化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有与其他文化融合的要求,还要参加一系列关于派驻地语言、文化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以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许多大公司还为派出人员的配偶提供类似的派出项目。
(2)管理人员的本土化。由于本土的管理者对本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容易为员工所接受,同时为本土员工的晋升提供了明显的渠道,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因此使用本土化管理者进行管理成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明显特征。当然在挑选这样的管理者时,一般选用在另外一方有学习和工作背景的员工,或者选送他们到另一个文化背景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3)以宽容和容忍的态度对待文化冲突。即使准备再充分,跨文化管理中的冲突也不可避免。面对冲突,管理者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宽容的态度和理智的处理方式。文化融合的前提非常重要,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对本土文化要有分析,要对其优秀部分采取学习态度,而不可抱有成见,或一概排斥。
(4)逐步实施文化融合的策略,最终实现文化合金。文化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分阶段实施,而文化融合的最终目标就是塑造文化合金。从嫁接的方式到文化合金就有比较大的可能性。所以在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时刻关注文化的变化,并积极主动地推动文化的变革和融合,以使企业真正成为兼收并蓄、集各种文化之所长的文化合金。
9. 西方管理理论出现哪些分支? 每个理论分支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
【答案】西方管理理论可被划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