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学题库>中国文学批评史题库

问题:

[名词解释] (庄子的)和“得意忘言”说

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 ["A.“和而不流”","B.“引譬连类”","C.“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D.“考见得失”"] 《金蛇狂舞》是聂耳根据民间乐曲()改编 ["八板","老六板","三六","倒八板"] 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在以()。 ["A.“思无邪”为核心的文艺批评标准;","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C.“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D.“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 低速柴油机曲轴如采用碳钢锻件制造,须进行正火处理,粗加工后退火处理,其目的是() ["A.代替调质处理,消除加工应力","B.消除网状渗碳体,降低硬度","C.消除过热缺陷,消除加工硬化","D.提高硬度,防止变形和开裂"] (庄子的)和“得意忘言”说
参考答案:

"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