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4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网络图

【答案】网络图是用箭线和节点将某项工作的流程表示出来的图形。根据绘图表达方法的不同,分为双代号表示法(以箭线表示工作)和单代号表示法(以节点表示工作); 根据表达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参数肯定与否,又可分为肯定型和非肯定型两大类; 根据计划目标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目标网络模型和多目标网络模型。其组成元素为箭线、节点和线路。节点和箭线在不同的网络图形中有不同的含义,在单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不工作,箭线表示关系,而在双代号网络图中,箭线表示工作及走向,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和结束。线路是指从起点到节点的一条通路,工期最长的一条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时间必须保证,否则会出现工期的延误。

2. 激励(Motivation )

【答案】激励(Motivation )是指通过使组织成员的需要、愿望、欲望等得到满足,来引导他们以组织或领导所期望的方式行事。早期的激励理论有需求层次理论、X 理论和Y 理论、激励一保健理论; 当代的激励理论有:三种需要理论、目标设定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 在管理实践中,最有效地激励员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认清个体差异,使人与职务相匹配; ②运用目标; ③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④个别化奖励; ⑤奖励与绩效挂钩; ⑥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激励作用。

3. 管理道德

【答案】管理道德是指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在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是通过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去实现调整管理关系的目的,并在管理关系和谐、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益。影响管理道德的各种因素包括:①道德发展阶段; ②个人特性; ③组织结构; ④组织文化; ⑤问题强度。

4. 企业文化

【答案】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

①组织精神;

②组织价值观;

③组织形象。

企业文化的特征主要有:

①成员的一致性;

②团体的重要性;

③对人的关注;

④单位的一体化;

⑤控制;

⑥风险承受度;

⑦报酬标准;

⑧冲突的宽容度;

⑨手段一结果倾向性;

⑩系统的开放性。

二、简答题

5. 领导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 如何去实现这种作用?

【答案】(1)领导的实质和作用

①领导的实质:领导的本质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因此,有些握有职权的管理者可能没有部下的服从,也就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

②领导的作用:

a. 指挥作用。在人们的集体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晰、胸怀全局,能高瞻远瞩、运筹帷握的领导者帮助人们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的日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

b. 协调作用。在许多人协同工作的集体活动中,即使有了明确的目标,也因各人的才能、理解能力、工作态度、进取精神、性格、作风、地位等不同,加上外部各种因素的干扰,人们之间在思想上发生各种分歧、行动上出现偏离目标的情况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就需要领导者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把大家团结起来,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c. 激励作用。在现代企业中,尽管大多数人都具有积极工作的愿望和热情,但是未必能自动地长久保持下去,这就需要有通情达理、关心群众的领导者来为他们排忧解难、激发和鼓舞他们的斗志,发掘、充实和加强他们积极进取的动力。

(2)要实现这些作用,需要领导者做到:

①领导者只有站在群众的前面,用自己的行动带领人们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才能真正起到指挥作用;

②领导者只有妥善地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把大家团结起来,朝着共同的日标前进,才能实现协调的作用;

③领导者需要通情达理、关心群众,为下属排忧解难、激发和鼓舞他们的斗志,发掘、充实和加

强他们积极进取的动力。这样才能很好的发挥激励作用。

引导不同职工努力的朝向同一个目标,协调这些职工在不同时空的贡献,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保持高昂的积极性,这便是领导者在组织和率领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发挥的具体作用。

6. 说明激励的过程及动因。

【答案】(1)激励的过程,如图所示。

图 激励过程

从图可知,未满足的需要对人的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激励力、效价以及期望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式表示:激励力一某一行动结果的效价X 期望值。

①效价。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成果的偏爱程度,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

②期望值。指某一具体行动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即行为者采取某种行动,获得某种成果,从而带来某种心理上或生理上的满足的可能性。

(2)激励的动因

激励的动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指人所处的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制度、劳动条件、经济地位、文化条件等社会环境; 内因是指人的需要、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等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但必须通过人的自身条件才能起作用; 内因是激励产生的根据。

7. 简述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传统企业管理的一般特征。

【答案】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中国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企业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

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而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对卜级主管部门行政依附,既没有经营自主权,也不自负盈亏,缺乏作为经济主体的积极参与竞争、不断完善经营机制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

(2)轻视物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