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从四个总体中共选取16个观察值,得到组间平方和为1350, 组内平方和为150。假设四个总体均值之 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检验,得到的结论是( )。
A. 四个总体均值完全相等
B. 四个总体均值并不相等
C. 四个总体均值之间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D. 四个总体均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答案】C
【解析】已知
方
,
下面是一个方差分析表:
则确定自由度,进行F 检验
,则拒绝假设,四个总体均值之间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求均查附表得
,
2. 为了了解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共有三种教学方法,选择高一年级六个平行班,每种教学方法在两个班实施,并且实施两个学期。此设计应该应用的方差分析是( )。
A. 单因素方差分析
B.3×2两因素方差分析
C.3×2×2三因素方差分析
D. 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答案】A
【解析】该实验设计中只有一种变量为教学方法,且每两个班被随机的分配,因此是一种单因素实验设计,应该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3. 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 )原始数据信息。
A. 没保留
B. 保留了
C. 掩盖了
D. 浪费了
【答案】B
【解析】茎叶图类似于横置的直方图,但又有不同: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数据,从而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一般适用于小批量数据;直方图能够反映定性变量取值的分布,但不能保留 原始的数据信息,通常适用于大批量数据。
4. 下面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个无偏的估计量意味着它非常接近总体的参数
B. —个有效的估计量意味着它等于总体的参数
C. 一个有效的估计量意味着它更接近总体的参数
D. —个一致的估计量意味着它等于总体的参数
【答案】C
【解析】估计量的有效性表现为:设Tl ,T2都是参数0的无偏估计量,而且方差,则
称估计量T1比T2更为有效。也就是估计量的方差越小,就越接近总体的参数,估计量就越有效。
5. 下面描述的现象是随机现象的是( )。
A. 股市在休息日的变化情况
B. 花粉随溪水流动时,沿溪水流动方向的轨迹
C. 小明某次语文期中考试的成绩
D. 导体通电时发热
【答案】C
【解析】随机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事先不能断言会出现哪种结果的现象。小明的某次语文考试成绩不能 断言会出现什么结果,因此为随机现象。
6. 某学校对其200名高三应届生做摸底测试,根据成绩推算这200名学生能上重点线的概率为0.8, 能上清华大学分数线的概率为0.03, 从该学生团体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该生能上重点并考上清华大学的概率是多少?(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当且仅当时,题中,上重点线3上清华大学分数线,所以P (上重点线的概率|上清华大学分数线的概率)=P(上清华大学分数线的概率)=0.03。
7. 从三个总体中各选取10个观察值,方差分析中,计算F 统计量,其分子与分母的自由度各为( )。
A.2, 7
B.9, 2
C.2,27
D.27, 2
【答案】C
【解析】组间自由度
度(样本总量)-瓦(组数),即由于共有三个独立样本,所以组间自由度为2; 组内自由
8. 在线性回归模型中,假设随机误差服从( )。
A. 二项分布
B. 正态分布
C.t 分布
D. 指数分布
【答案】B
【解析】随机误差是由未知因素或随机因素的影响确定的,这些影响的结果记为回归模型中的虽然是不确定的,但是对于每一组确定的自变量值,所有的都服从均数为零的正态分布。
9. 将各有序类别或组的次数逐级累加起来得到的次数称为( )。
A. 次数
B. 累积次数
C. 比例
D. 比率
【答案】B
【解析】累积次数是指某个数值以下或以上的数据的次数。
10.如果把某班所有学生的分数都减少5分,则该班成绩的均值和方差会如何变化?( )
A. 均值变小,方差不变
B. 均值不变,方差变小
C. 均值方差同时变小
D. 均值变小,方差变大
【答案】A
【解析】由方差的性质可知,每一个观测值都加或减一个相同常数c 后,计算得到的方差等于原方差;由平 均数的性质可知,每一个观测值都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常数c 后,计算得到的平均数等于原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这个常数c 。因此,所有学生都减少5分之后,均值变小,而方差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