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一认识是基于周恩来() A.号召亚非国家实行不结盟政策。 B.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促成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说明() 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中苏国家利益的差异。
“正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这一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其主要原因是() A.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B.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
一位美国学者如此形象地描写某大国关系:“每一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此大国关系最有可能是() A.二战前的日美关系。 B.二战中的法德关系。 C.“冷战”中的美苏关系。 D.“冷战”后的美俄关系。
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从古至今,一个强国领头的‘联盟’,不过是另外一个形式的霸权而已。”可以作为例证的联盟是() A.华约。 B.欧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
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