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正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这一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其主要原因是()

A . A.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B . B.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C.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D .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当时毛泽东主张改善中美关系意在()①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②缓和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③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④打破与大多数西方国家外交的僵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有学者评价中国某一外交成就对中国的意义“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一个时期象征。”该外交成就是() A.1949年中苏建交。 B.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1979年中美建交。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一认识是基于周恩来() A.号召亚非国家实行不结盟政策。 B.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促成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正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这一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其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