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字学722(汉语综合)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存现句
【答案】存现句是指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又称存现宾语句。存现句可以细分为存在句、出现句和消失句三种。它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的一种特定句式,其句首不能出现施事或受事名词,而时地名词有时可以隐去。存现句的宾语中心是施事,宾语中心前常有数量词组作定语。句首若有处所词语,处所词语即为句子的主语,构成主谓句,如:“台上坐着主席团。”若有时间词语,时间词语则为句子的状语,构成非主谓句,如:“今天要走十个人。”
2. 指示语
【答案】指示语是指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指示是语用研究中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一些词语,例如,代词、称谓、时间处所词语等。这些词语的具体或确切的指称意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理解。指示语主要有:
(1)人称指示; (2)时间指示; (3)空间指示; (4)其他的指示语还有话语指示和社会指示。
3.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4.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
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5. 文白异读
【答案】文白易读是指在一些方言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不同的用途中有着不同的读法。它是指一个汉字由于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方言的影响,在该方言中,读书和平时说话的发音
不同。例如客家话里,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生”字单用表示“性娩”或表示“活着”的时候读作[senl],而在固定的词中却读作[sangl],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文白异读,前者是白读,后者是文读。
6. 隶变
【答案】隶变是指由小篆经过一系列形体的改变从而成为隶书的过程。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有隶变,才有今天的汉字。在隶变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7. 语义场
【答案】语义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些词义与另一些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人们根据这些词义上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词汇场)。所以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汉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构成一个亲属义场,它们共同的语义特征是同胞亲属,同时在性别和长幼上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彼此区别。由于抽取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
8. 轻声
【答案】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例如“妈妈”、“桃子”、“里头”、“坐下”中的“妈、子、头、下”都读轻声。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二、填空题
9. 在“他玩了一个礼拜”和“他耗掉了一个礼拜”中,“一个礼拜”分别充当_____和_____两种句子成分。
【答案】补语:宾语
【解析】前者“一个礼拜”是动词“玩”的时间补语,后者“一个礼拜”是动词“耗掉”的受事宾语。
10.现代汉民族普通话规范,即以北京语音为______,以北方话为______,以______作为语法规范。
【答案】标准音; 基本方言; 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解析】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会后经各方研究,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11.普通话“远”的国际音标注音是( ),韵头是_____、韵腹是_____、韵尾是_____。
【答案】[yan]; u , a , n ,
12.合成词中的语素不会少于
【答案】两个。
【解析】词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如“天、江、
仿佛、葡萄”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如“美好、妈妈、绿油油”等。
13.古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现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
【答案】文言; 白话
【解析】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后来由于口语发展较快,这种书面语逐渐脱离了口语,通常称作文言或文言文。到了唐宋时代,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一一白话产生了。到了20世纪,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一方面,掀起了“白话文运动”
造了条件。
14.古代汉字的发展,是在表语素义的象形字、_____字、_____字的基础上发展出只表示音的假借字,之后大量运用______手段造字。
【答案】指事、会意:转注
【解析】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字形也要表音,但是它们的字形是先记录字义,然后通过形义一起去表汉语中的字词或语素音。
15.汉语里的声调的不同,主要是______由的不同变化决定的。语音的诸物理要素中,______是区别意义最重要的要素,而这一要素又跟______、______和______这三个条件密切相关。
【答案】音高; 音色; 发音体; 发音方法; 共鸣器形状
【解析】汉语里有几种声调、几种语调的不同,主要是音高的不同变化决定的。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无疑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其他要素在不同语言中区别意义的作用却不尽相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发音体不同。第二,发音方法不同。第三,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16.一个音位中的不同的音可以称作这个音位的_____,它包括_____和_____两种类型。
【答案】音位变体; 条件变体; 自由变体
【解析】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作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